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瑰玮) 日前,2024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在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改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大型公立医院管理者齐聚成都,分享医改实践感悟。会议围绕“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药品供应保障等热点焦点话题展开讨论,总结经验。6月22日的开幕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解读。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深化医改的第十五个年头,深化医改取得重大进展和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从2009年至今,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加9.8万个,增幅11.1%;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从183万人增长至345万人。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
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为今年深化医改工作圈出重点。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表示,今年医改工作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将进一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二是更加注重大力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三是更加注重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四是更加注重数字化赋能医改,大踏步跟上信息时代发展。
“继续深化紧密型医联体改革是今年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医改的重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说道,下一步,医联体改革将重点围绕网格化布局、就医秩序、服务效能、运营管理、保障机制、满意度评价等方面开展绩效考核;完善上下转诊机制、落实首诊负责制;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重点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