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本乾 汪思洁
党的各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的、管总的,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2023年12月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进行研讨,推动《条例》入脑入心。”
在《条例》中,政治纪律被置于“六大纪律”的首要位置;在《通知》中,政治纪律也被作为党纪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讲规矩,首先就是要讲政治规矩;守纪律,首先就是要守政治纪律。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在建党立党、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高度重视并适时开展对全党的纪律教育,尤其是抓牢政治纪律这个“牛鼻子”,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推动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建党立党之基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政治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代表无产阶级政治意志和政治利益的政治组织,在创建伊始就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第一部完整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地强调,共产党人要“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85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1871年,针对巴枯宁主义反对一切国家和权威,否定一切政治斗争的观点,恩格斯在《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报告中强调,“放弃政治是根本不可能的”“向工人鼓吹放弃政治,就等于把他们推入资产阶级政治的怀抱”。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更是把党的政治纪律思想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列宁认为,“铁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树立了“纪律立党”的理念并尤为重视政治纪律。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虽然尚未明确形成“纪律”的概念,但是已经蕴含了广义上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内容。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专设“纪律”为第四章,包括九条规定,占首部党章总条数近三分之一,并把遵守政治纪律作为遵守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突出强调了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纪律。党的三大和党的四大都对党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但关于“纪律”还是基本沿用了党的二大所通过的九条规定。1927年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中正式提出了“政治纪律”这一概念,指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而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党的五大精神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将严格党的纪律作为全体党员和支部的基本义务加以强调,在第九章“纪律”的六条规定中,有五条都直接指涉政治纪律,进一步凸显了政治纪律的重要性。
管党治党之策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加强纪律建设特别是政治纪律建设中纯洁组织、发展壮大的,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确保我们党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策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党的五大把政治纪律放于各项纪律之首后,我们党就高度重视政治纪律教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工作,抓军纪就意味着抓党纪,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时,向部队官兵宣布了“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的“三大纪律”,成为当时军纪教育的典范。在解放战争时期,针对各根据地、各部队因远离中央而出现的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现象,中共中央通过出台《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等一系列文件,规范了党的请示报告制度,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新环境和新任务,我们党在曲折中艰难探索党的政治纪律建设。1949年1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纪委),为维护政治纪律提供了组织保障;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强调“党的团结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团结的重要保证之一是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进而强化了党的政治纪律;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地位更高、权限更大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监察委员会,以代替各级纪委,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对高级干部的监督;1956年9月,党的八大重点对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等政治纪律作出强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针对党内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我们全面整肃党的政治纪律,建立健全党内法规。改革开放伊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中央纪委发出《关于党员干部必须同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的通报》,指出“全党服从中央,同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是铁的纪律。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发挥了长久深远的重要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四项基本原则”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部分,并将此作为全体党员都必须坚持和遵守的重要政治纪律,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政治纪律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清晰表明了政治纪律教育在党纪学习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的六次党内集中教育来看,每一次都包含着政治纪律教育的内容,夯实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思想根基。从2015年、2018年、2023年连续三次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看,都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政治纪律排在“六大纪律”之首,把政治纪律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兴党强党之要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将长期存在。只有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才能以“党兴”推进“国强”。
全体党员要坚定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条例》在总则中新增“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内容;明确对宗教信仰的党员“要求其限期改正”的规定;新增对“个人搞迷信活动”行为的处分规定,旨在促进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层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全体党员要站稳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条例》在总则中新增“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内容,并在“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专章中,新增“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或者被政治骗子利用”和“充当政治骗子”行为的处分规定;新增“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由原来的违反群众纪律行为调整至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旨在推动党员干部树立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体党员要确保政治忠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充分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中。《条例》在第五十六条中新增了对“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处分规定,并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由原来的违反工作纪律行为调整至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旨在推动全党在政治和行动层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