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犀浦街道党工委:
聚焦发展强引擎 聚焦民生优服务
【名片】
郫都区犀浦街道辖5个行政村、16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35.2万余人,181个小区(院落)党支部,231个党小组,在册党员3192名,流动党员1850余名。街道党工委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社区治理、公园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成都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单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犀浦街道居民的购物环境将持续提升。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郫都区犀浦街道党工委成功引入了迈尔斯通商业运营有限公司,拟投资约2000万元,对有着10多年历史的中迪·星月里进行提档升级,届时将与爱琴海购物公园、凯德广场·乐视界、双铁广场·石犀里等一道,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的购物选择。
发展是第一要务,如何聚焦发展强引擎?犀浦街道以党建引领凝聚干群合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多点发力。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赴上海、深圳等地洽谈招商,引进华远自控等10余个重大项目,培育市场主体24709家。近年来,每年完成地方留存税收超1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30亿元。
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民生保障也在不断加强。街道先后完成便民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体育公园建成投运,签约引进成都石室中学,新(改、扩)建郫都四中等4所学校,新增学位约3000个。推动交通医院新址迁建项目,打通王公堰路、龙梓路等10余条断头路,有序建设西区花园小游园等10余处小游园微绿地,以及福梓社区、金粮社区等8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补齐民生事业短板。
聚焦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治理人口密集且结构复杂化、矛盾多元化等问题,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支撑、“微网实格”为重要抓手、“智慧蓉城”建设为关键手段,通过“一核两基三强化”工作机制有效化解超大社区治理难题。近年来,区域安全生产、社会环境等得到较大改善,全域治理“两升一降”,西区花园、万树森林小区荣获市级示范小区称号,先后有重庆、江西等省内外30余家单位前来考察调研。
“生活在犀浦街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居民感同身受的背后,是街道党工委聚焦安全守底线,保障城市运行更加顺畅:综合施策完成西南石材城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上下联动推动停滞多年的盛发街断头路建设、“三爱海陵”拆迁安置、成都后花园(蝶院)不动产权证办理与停车位不足等系列久拖未决遗留问题处置,多措并举完成新里·派克公馆市级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销号,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稳定。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一
都江堰市蒲阳街道党工委:
转型升级提质效 乡村振兴富民生
【名片】
蒲阳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展形象、招商引智促发展、转型升级提质效、乡村振兴富民生”工作目标,精准发力、真抓实干,有力促进辖区经济快速发展。
【先进事迹】
说起团结茶馆,在当地可是远近闻名。该茶馆是都江堰市蒲阳街道团结社区依托原青钢厂遗留的配电房改建的。保留了原来红砖墙风格的茶馆掩映在苍翠的竹林间,显得古朴自然。茶馆建成后由社区招募志愿者进行经营,并定下了“一块钱一杯茶”的规矩。而茶馆的另一个“身份”是议事厅。从2021年开始,“有事来协商·都好说”议事厅便设置在此。在这个议事厅,不论是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大事要事,还是居民群众民生改善实事急事,或是经济社会区域治理烦事难事,都是协商主题。一杯茶,盛着民意,装着实策。
这只是蒲阳街道党工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切片。街道党工委班子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党工委收集整理基础信息26000余条,形成《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促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实施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实施社区党建“雁阵工程”,以党建引领创新行动、社区发展赋能行动、社区智慧治理行动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创新基层治理,整合茶馆等各类协商议事平台,打造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多次接待省、成都市各级领导调研交流,团结议事厅被省政协评为先进。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在蒲阳街道,多个在建项目开足马力忙建设,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据了解,2024年以来,蒲阳街道已有包括农夫山泉在内的13个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所有项目都是实行领导包项目制,全周期为企业服务,包括协助企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服务,就是为了全力以赴促项目抓经济。
项目建设“加速跑”的背后,离不开“党建+服务”保驾护航,党工委主动担当都江堰市工业发展主战场职责,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开工,都会给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有效推动意向项目快落地、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提进度,确保建设不停步、投入不断档。
2023年,瞄准打造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目标,农夫山泉、重庆贝伊优等35个项目成功招引,总投资89亿元,注册重大和高能级项目8个,同比增长30%;实施项目建设“动态跟踪、清单管理”,强化重点项目促建攻坚,确保新出让12宗土地的11个项目全面开工。同时,成立专班推进“天府好水”重点产业化项目,精准挂图作战,强化项目统筹调度,力促重点项目及早投产达效。2023年辖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实现同比增长。截至目前,辖区已入驻各类企业523家,包括元气森林、华都核设备、利尔药业、纽塞特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企业。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
中共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委员会:
走出“红色聚能 双碳筑梦”特色路径
【名片】
中共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委员会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87人,入党积极分子19人。
2023年11月作为成都市“两新”组织代表接受主题教育中央第十二巡回指导组、中央社工部督导调研并获得充分肯定,市委组织部现场召开市级学习交流会,22个区(市)县观摩学习。
【先进事迹】
7月的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园区内绿意盎然,五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走进办公区,“光伏改变世界”的集体工作奋斗格言格外醒目;在线上,首届线上诗歌朗诵会作品火热出炉,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生产和文化建设一派朝气蓬勃,良好的发展离不开火车头的带动,公司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生产与党建一体推进,持续深化通威太阳能“红色聚能家”党建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红色聚能 双碳筑梦”的特色路径。
据介绍,在生产经营中,公司党委聚焦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强管党治党和企业经营管理监督,抓好政治建设,将党的工作与公司经营相融互促。
“我们坚持把政治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建立1名委员联系1个支部、N个党员的‘1+1+N’联系指导机制。”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公司展厅,2000平方米的党建综合服务阵地服务内容丰富。围绕“红色聚能家”党建品牌,公司精心打造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印发“红色聚能家”月刊51期,在“红色聚能家”企业微信平台、“知学云”学习平台推送学习课程20余堂。坚持党建带群建,平均每年开展丰富多样的各类党群活动120余场。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通过“书记委员讲党课”“谈心谈话”“红色研学”“爱国观影”“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沙龙”等,将党的先进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坚持党员干部、专业人才一体培育是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委员会坚持的理念。公司党委通过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育党务工作人员、持续壮大企业党员队伍,建立“5466”人才发展体系,通过“领军工程”“菁英工程”“攀登工程”“启航工程”“转身工程”打造公司人才供应链,强化组织体系和支撑体系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堪当重任的人才队伍。
据介绍,在创新引领下,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2023件,专利授权1130项,揽获重要奖项700余项。2023年被评为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建圈强链链主企业,成都公司上榜“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被评为成都市绿色低碳转型“十佳案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