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7月09日

用心用情办实事 积极作为显担当

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汪明:

“妙手仁心”三十载

努力交出让百姓满意的健康“答卷”

【名片】

汪明,现任简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从医30余载,率先在市内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服务患者超过10万人次,先后荣获简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简阳工匠”等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全力接诊病人、实施内镜手术、开展教研工作……从早上7点30分进入科室换上白大褂后,简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室主任,副主任医师汪明就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模式。

1992年,汪明毕业来到简阳市人民医院,成为该院第一个专职内镜医生。在医疗领域,内镜曾一度被认为只是一项检查工具,帮助医生观察病变。随着在内镜领域不断深入钻研,如今在汪明手中,内镜不仅能辅助检查诊断,更可以治疗越来越多的复杂疾病,他先后服务患者超过10万人次。

刻苦钻研,练就扎实基本功;突破自我,跟紧前沿医学发展。“内镜是外科手术刀之外的另一把特殊的‘手术刀’。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而言,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也提高了治疗效率。”汪明表示,“既然选择了当内镜医生,就要扎实练好基本功,深耕新兴医学领域,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在汪明的带领下,科室的诊疗水平不断提升。据悉,简阳市人民医院内镜诊疗数量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年均1000余人次,到2023年的27000余人次。内镜治疗技术也从当初的一片空白,到一年开展内镜微创手术治疗4300余人次,消化内镜技术处于全省同级医院领先水平。汪明所在的消化内科成功建设成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市临床重点专科,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践行医者初心30载,努力交出让百姓满意的健康“答卷”。汪明表示,他在服务老百姓健康需求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团队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提高整个科室的诊疗水平,通过向基层医院宣传推广、举办培训等方式,提高区域内消化专业医生的内镜技术和消化道早癌的诊治水平,切实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先进的诊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丹

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高崇慧:

聚金融之力 服务乡村振兴

【名片】

高崇慧,成都锦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融投控”)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成都市属国企中唯一一家专业化农村金融服务投资控股企业的组建者,她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高崇慧引领锦融投控公司党委被市委国资国企工委表彰为“蓉城国企先锋”“市属国有企业成都大运会工作先进集体”;她本人被评为“2023年度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

【先进事迹】

“随着农田的不断扩大,种子、农药、肥料和农业机械等投入费用也在增加。”90后“新农人”王伶俐在崇州、双流总共管理着7000多亩农田。了解情况后,高崇慧带领公司开辟绿色通道,设置“农匠贷”服务专员,全程“登门办贷”,仅3个工作日,100万元“农匠贷”资金便到了王伶俐手里。“‘农匠贷’资金能及时到位,真是帮了大忙了!”

记者了解到,“农匠贷”是公司研发的全省同业首款针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专属贷款产品。“我们从去年开始持续深入崇州、邛崃等‘天府粮仓’重点建设区域,结合粮食种植行业特点,摸排粮食种植主体的融资需求,于今年推出了‘农匠贷’产品。”高崇慧介绍,公司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定制化匹配贷款资金额度,并优化和提升信贷办理流程时效,在不影响农忙生产的情况下,使粮食种植主体能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和专业的金融服务。

高崇慧带领公司完成以成都市首只百亿级乡村振兴基金为核心,成都市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业的国有全资小额贷款公司、首家涉农融资租赁公司和专注涉农领域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为依托的“1+3”产融服务体系搭建。

截至目前,公司为全市18个区(市)县累计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超170亿元,涉及全市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与水环境治理;川西林盘修护保护、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农商文旅生态价值转化;清洁能源、污染治理、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领域投资。

高崇慧重视基层党建,创新打造“党建龙门阵”标准化提升平台,建立“以查代训”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基层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将党建融入经营管理、融入人才培养,进一步凝聚干部职工合力,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切实发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柳

成都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许玲:

聚焦群众需求

让医保工作有温度更有力度

【名片】

许玲,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成都市新津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机关党支部书记。聚焦参保群众需求,她带领医保党员骨干建成“医疗救助一键通”并升级为“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建成“1+8+N”三级医保服务体系,打造新津医保经办大厅(北中心),实施“精准参保”,推动医保公共服务、医保改革、基金监管等工作取得实效。

【先进事迹】

医保工作与群众息息相关,许玲同志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用心、用情做好医保工作。

面对多重救助身份的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多头跑、资料重复提供、救助周期长、救助待遇不充分等难题,她带领党员骨干组建攻坚专班,加班加点研究部门政策、反复论证打通部门壁垒的可能性,重塑经办流程,在全国率先实现跨部门“医疗救助一键通”智慧应用场景,实现困难群众办事“零跑路”、跨部门协作救助待遇最大化。

“医疗救助一键通”运行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医保经办系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二等奖,获评2023年“智慧蓉城”优秀应用场景区(市)县十佳案例等多项国、省、市典型案例。2024年,“医疗救助一键通”升级为“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困难群众无需申请即可享受救助政策。

在落实参保扩面上,许玲带领团队拓展思维、创新思路,在积极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采用“数智赋能”的方式,聚焦“三个精准”,实现新津区城乡居民参保率提升,经验做法在全省工作会上推广借鉴。

在服务群众提质增效上,她带领团队深入走访调研,收集群众诉求,在全市率先建成“1+8+N”三级医保服务体系。2024年高标准打造新津医保经办大厅(北中心),与政务服务中心(南中心)共同服务全区34万余名参保群众。运行以来,受到市民高度好评。

“医保是民生大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医保改革着力的痛点。”许玲表示,将继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保初心,持续深化“智慧医保”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继续巩固并推广新津试点成果,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越来越高。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娟

--> 2024-07-09 李娟 1 1 成都日报 c135391.html 1 用心用情办实事 积极作为显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