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救治时间跨度长,从5月持续到7月。经过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接力救治,发生脐带脱垂的极早产儿成功被救回。近日,婴儿已经康复出院。
事情要从5月25日说起。
那天,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妇产科接诊一例脐带脱垂HIV产妇,这名王姓产妇因“横位,胎膜早破”,由120急诊转至市公卫中心妇产科。
市公卫中心产科专家何克静主任说,脐带脱垂是令产科医生谈之色变的产科急症,临床上一旦发生,脱垂时胎儿身体压迫脐带,会造成缺氧。如果不及时抢救,脐带受压最多8分钟胎儿就会死亡。
王女士送到市公卫中心后,医生在床旁B超检查后当即报告危急值:脐带脱垂、羊水过少(胎膜已破),“快!马上准备抢救!”
护士严林凤马上跪在病床上用手给予回纳脐带,托举胎儿先露出的部位,避免脐带受压,确保胎心正常。在场所有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分工协作:罗燃医生负责告知家属情况,签署手术同意书,进行术前准备;李娟医生通知上级,院值班启动院级抢救,投入手术准备;周涛艳护士立即给予抽血急查;杨叶护士建立静脉通路,抑制宫缩;刘芳护士通知相关科室,准备转运工作。
患者紧接着被推入手术室,接受急诊剖宫产。妇产科主任何克静、护士长赵萍火速赶到手术室,指挥团队进行抢救。
在将王女士送入手术室路上,严林凤护士的手一刻都不敢离开王女士身体,一直侧身弯腰保持着同一姿势托着胎儿身体,不让其压迫到脐带,避免窒息,为手术争取时间。
进入手术室,医护团队密切配合,仅用4分钟就将胎儿及时娩出。但因孕期仅有30+5周,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出现重度窒息,新生儿科抢救团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建立循环等,待情况稍微平稳后,将这名极早产儿转至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救护车抵达市妇儿中心时,新生儿科已经做好了全面的救治准备。
经过跨院接力抢救,孩子最终脱离危险走向康复。7月4日,新生儿出院后,王女士及家人特意抱着孩子分别来到两家医院,对抢救他们的全体医务人员致以深深的谢意。在市公卫中心,医护人员们也给王女士及家人带来一份“大礼”:孩子的HIV早期诊断为阴性,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份希望。
刘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邓晓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