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成都显像计划——‘东郊记忆’原创(微短剧)剧本大赛”正式接受报名,参赛者通过微信小程序“东郊记忆剧本大赛”即可报名提交作品。本次剧本大赛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指导,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主办。据悉,7月26日起至8月24日,活动面向全网征集新创或已创的微短剧剧本。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大赛不对参与者设限,只要有志于微短剧创作,都欢迎共创共建共享。剧本主题以“成都”元素为核心,以“东郊记忆”元素为亮点,围绕城市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梦想等内容展开,既可以写东郊记忆的记忆情怀、工业底蕴、创新创意和璀璨重生的故事,也可以展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独特魅力。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邀请了多位资深影视从业者、专家学者、作家和网络文学从业者担任评委,其中包括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时代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都八角沃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琼,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熊焱,广东昇格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丽,四川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副教授王瑛,知名电影导演张端阳等。
到底什么样的作品能打动评委?杨琼表示,“核心还是要有一个好故事,好的内容本身就能打动人。同时,要符合微短剧的传播形式,比如节奏、高潮的点在哪里,悬念的设置是否能快速吸引观众。此外,故事的价值观也非常重要。”
王瑛认为,东郊记忆从过去的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到当下的潮流文创园区,历史的变迁中,一定有不同和相同的东西,她特别希望创作者关注到这一点。
张端阳表示,好的剧本一定要有原创性,创意、主题和社会责任感上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特别是主题和社会责任感上,这恰恰是当下大部分微短剧所欠缺的。”
“影视剧+文旅”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逐渐构建了城市营销新格局。“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微短剧更是成为展现城市风貌、讲述地方故事的重要载体。熊焱表示,微短剧节奏快,能在短时间内抓住人们的情绪价值,未来微短剧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赋能城市文旅。“这次大赛如果能挖掘出更多优秀的微短剧,通过更丰富的形式把东郊记忆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展示出来,则是更有意义的探索,也希望通过微短剧展示我们成都人的生活美学、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