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7月27日

新都:党建引领 筑“金色”全龄友好社区

在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纵深推进“五最”党建建设“七彩社区”的部署下,新都区民政局积极响应,以党建引领全力推进“五最”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为居民描绘幸福生活画卷。

高位谋划 明确建设思路

新都区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将城乡助餐体系建设、养老机构质量提升、老年人关爱巡访等工作作为提升全区养老服务质量的突破口,计划用两年精心打造42个“金色”全龄友好社区点位,为居民提供更优质贴心服务。

2024年5月,新都区民政局印发《成都市新都区“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培育提升导则》,为各镇(街道)和相关责任部门推进工作指明方向。该导则明确建设总体目标、3项建设要求和14条建设标准,要求42个申报建设的村(社区)从摸清老人底数等三方面发力。同时,新都区民政局将这些村(社区)划片,由分管领导和党员包片负责,常态化下沉指导,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推动建设。

量化任务 绘制建设蓝图

为使“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建设更科学,新都区民政局结合养老公共服务全周期评估和15分钟养老服务圈规划体系建设工作,深入调研42个村(社区),详细了解养老机构等设施的运营情况,评估养老服务与人口需求的匹配度,在此基础上完善设施布局、功能设置和点位增减,绘制出规划布局图,为硬件建设提供有力依据。

截至年底,42个建设点位将新增1家养老机构、8个“蓉颐助餐”服务设施等。2024年7月,对首批13个建成点位组织量化评价和验收,从“服务阵地建设”等6个角度制定标准,分解任务并开展评价。首批点位激活志愿者队伍13支,吸纳500余名人员,建设30处服务设施,开展174场次活动,服务5880人次,投入134万元,全部通过验收。

扎实推进 确保建设成效

在推进“五最”党建引领“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中,新都区民政局作为牵头部门,与区妇联等责任部门紧密协作,发挥镇(街道)主体责任和村(社区)内生动力,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局机关各支部与各镇街、村(社区)党组织加强联合建设,形成区—镇—村三级“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建设团队。

新都区民政局坚持过程管理,形成“党员带头+社团联动+志愿加盟”工作机制,党组织主要领导带头,三级党组织密切配合,撬动社区群团组织和居民志愿者力量。同时,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创建工作,增进区内外交流互鉴。已到区外学习考察“蓉颐助餐”工作2次,迎接成都市相关部门调研2次,接待湖南邵阳调研组考察学习1次,下沉指导50余次。

新都区民政局坚持目标导向,结合市、区民生实事目标,梳理申报村(社区)的存量资源和拟开展项目。在提升51个既有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新增19处养老服务设施,并持续追踪服务老年人的实效。

共建共享 塑造特色品牌

新都区积极打造特色场景,依托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开展“金色”全龄友好社区的氛围营造和文化建设,已打造13处特色场景,还有29处在建。三河街道回龙社区采用“社区共享+家长共建+儿童参与+老幼互融”模式,构建其乐融融的“金色”全龄友好社区。

同时,加强部门内部和跨部门联合共建,80%的村(社区)已建立社区公益慈善基金助力“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发展。加强社区自组织、银龄志愿服务队培育,与区内外医疗机构合作建成10余个医养结合服务设施,联合慈善会选取4个“蓉颐助餐”点位,预计投入15万元打造“香慈相伴·幸福餐桌”为老服务品牌。

此外,坚持典型引领,依托村(社区)养老机构、助餐点、日照中心培育三种类型的“金色”全龄友好社区,桂湖街道团结社区等已实现共建共享并形成初步影响力。其中,回龙社区荣获全市养老托育“十大百佳”优秀案例,五桂村“蓉颐助餐”工作获市领导表扬。

7月26日,新都街道“金色”全龄友好社区品牌服务启动推广仪式暨老年社区食堂开业庆典成功举办。活动现场,社区队伍串烧表演精彩,腰鼓队、旗袍队、儿童舞蹈以及老年书画作品展示,展现了社区活力与文化底蕴。现场设置多个展台,让居民深入了解社区服务,感受温暖关怀。

新都区正以坚定的步伐,用心用情打造“金色”全龄友好社区,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片土地上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孙晓容/文 邓安琼/图

--> 2024-07-27 孙晓容 1 1 成都日报 c136229.html 1 新都:党建引领 筑“金色”全龄友好社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