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7月31日

成都这家中试平台 助力开发更强续航能力的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活性材料是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数码产品及储能系统等领域。日前,记者获悉,作为西南地区率先建设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试平台的企业,四川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月产千吨级新一代高首效硅基负极材料产线将于近期投产。

定制化产线为20余个项目提供中试转化

走入位于青白江区的金汇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试基地,标准厂房的通道两侧,一边是多种机械组成的定制化中试产线,一边是进行材料数据检测分析的实验室。伴随着机械的隆隆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试产线正在运转。

中试线上,身穿白色实验服的研究人员正操作机器对物料进行混合处理。“这是中试环节中重要的一步。采用该定制设备通过高速剪切实现其中一种超细纳米物料在另一种物料表面均匀分散融合负载,提高了活化性能,降低了后续引发反应所需的能量,提升了材料的匀致性。”该中试产线负责人介绍说。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试平台其主要聚焦于锂/钠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硅基硅氧负极材料及核心装备的预研、开发、中试。该中试产线主要由三个车间构成,包含原料形貌调控、晶粒控制、表面修饰、高温反应四大功能柔性模板组合,可满足锂电材料从拿到原材料到制备成实验样品的所有实验条件。”该负责人介绍说。“这条定制化中试产线目前已运行三年多,为包括储能、动力、硅基、钠电等负极材料在内的20余个项目提供中试转化,10余个项目产品已实现上市转化。”

月产千吨级的硅基负极材料产线近期投产

对于锂电行业来说,快速进行中试验证是保证自己产品抢占市场、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记者了解到,目前高校科研机构实验室制备的小样品存在量小、实验室的设备与目前常规的生产设备差异大、实验室研发成果进行放大转化需要寻找场地、购置及调试设备花费时间长等现实问题。

“公司的硅基、钠电中试生产线一次性生产量大,设备与量产设备接近,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此外,我们这里配备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团队,可以将研发工作压缩到3个月以内。非常快地实现实验室小样到中试量产的转化。”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目前该公司与省内多家高校、国内多家企业开展产品应用的联合研究与试验,且联合川内设备及自动化企业,多方共同设计开发新材料制备核心装备,现已构建了从初始制备、检测评估到后端应用的完备硬件基础。2024年,该公司入选“成都市中试平台”。

“目前我们和国内锂电池头部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高首效硅基负极材料,用于开发拥有更强续航能力的锂电池。”该负责人透露。“这条月产千吨级的硅基负极材料产线将于近期投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丹

--> 2024-07-31 王丹 1 1 成都日报 c136380.html 1 成都这家中试平台 助力开发更强续航能力的锂电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