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口牛肉为例,由于采用冷链集装箱运输,运费较高。得益于这项改革,一个集装箱货物可以为企业节省约3300元税费。”近日,成都中欧班列载回的一批进口牛肉被搬入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冷链仓库,重庆博立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陈璞站在仓库前向记者算着一笔账。
陈璞所说的改革是指“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2019年,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该项改革。后来,该项改革入选国务院第四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2021年,海关总署将改革举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惠及更多外贸企业。
记者从成都海关了解到,该项改革自实施以来,已累计为关区企业减征税款约300万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为企业减征税款共计76万元。
运费分段结算估价
降低外贸企业国际贸易成本
2013年,首趟成都中欧班列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运行10余年,这支“钢铁驼队”已连通境外110个城市,最多时一天有12趟班列抵离,去程把中国货物运往全球各地,返程则把全球货物载回来。
驰骋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的一大核心竞争力就是运输综合成本优势。“以前,中欧班列通常按照‘一单到底、一次结算、分段运输、全程负责’的方式组织物流,未对境外和境内段运费进行拆分,导致企业将境内段运费一并计入进口完税价格。”青白江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谭小伟称,这造成企业理论上承担了不必要的税负。
于是,一项帮企业“抠”运费促进降本增效的改革在成都展开了。2019年,青白江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组织专班与企业开展广泛调研,从海关审价法规中找准切入点,紧扣审价办法条款,打破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一次结算”常规操作,科学合理分摊境外、境内段运费,实现境内段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从而降低进口征税基数,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实施该项改革后,企业会享受到多大的实惠?谭小伟以一家企业通过成都中欧班列从俄罗斯进口一批冷冻牛肉举例说明,“该批进口牛肉因实现了中欧班列回程运费扣减申报,可节省税费约3万元。”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更多外贸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重庆博立通国际货代公司是享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的第一批试点企业。对于该项改革带给企业的好处,该公司关务经理陈璞深有感触。据他介绍,实施改革后,一个集装箱可以节省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税费,到目前公司享受总计近30万元的税费优惠。
改革创新是中欧班列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在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已步入常态化运行。这项改革已于3年前面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
2021年4月,海关总署印发了《中欧班列回程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估价指导意见》,明确符合扣减相关条件的境内段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不计入进口货物完税价格,并将“中欧班列回程运输货物境内段运费扣减”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放眼全国,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的100个多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到目前累计开行量已超过9万列,年开行量达1.7万列。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开行,搭建了亚欧大陆全方位互联互通的新平台,为中欧及全球经贸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乘”中欧班列。
今年上半年,青白江海关已受理166家企业的回程运费分段申报报关单866票,累计为企业在完税价格中扣减境内段运费456万元,减征税款合计76万元。该项改革自实施以来,青白江海关共为企业减征税款约300万元。
“这项税收优惠举措可使外贸企业长期受益,节省的税费相应地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进口商品成本降低也让消费者受益。”青白江海关相关负责人称,将继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