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来不及吃上两口的盒饭,病房来来回回两三万的步数,忙起来十天半个月无法归家的时间安排……医生这个职业从来都不轻松,忙碌是他们的日常。“累但值得”是采访过程中大部分医生对自己工作强度的评价。成为医生很辛苦,但想要帮助他人的初心和消除患者病痛的成就感让他们觉得辛苦一点不算什么。
周一到周末连轴转
没时间陪孩子但要把病人治好
“周一、周三做全麻乳腺癌甲状腺癌大手术,一天10台左右,要从早上做到晚上。周二、周四的上午看门诊,每次五六十个病人,通常要看到下午一点半左右,匆忙吃完午餐又要去做下午的局麻日间手术。周五的上午手术半天,另外半天要主持科室的业务学习、乳腺癌多学科讨论,周六周天还要去偏远地区进行医疗技术帮扶或学术交流。”坐在诊室内,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吴剑掰着指头细数着自己一周的工作安排。“档期”从周一排到周末,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
高强度的工作、长时间的待机就意味着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被不断压缩。吴剑告诉记者,今年孩子大学放暑假回到家后,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和他好好说说话。当儿子打电话抱怨没有时间“父子谈心”时,自己也只能在电话这头叹口气,叮嘱儿子:“你把妈妈照顾好。”
对于吴剑来说,在医院的时间远多过家人相处的时间是常态。有时候也对家人感到愧疚,但他仍旧选择将更多时间留给患者。“看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对我们外科医生来说,把一个复杂的手术做好了,病人平安满意出院了,就是最开心的事。部分复杂疑难病人到我们这里来把问题解决了,那个时候的成就感非常强。”
手术一台接一台
病人能转危为安就很值得
和吴剑一样,将自己大部分时间留给患者是很多医生的常态。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麻醉科医生骆艺菲几乎每天“泡”在手术室中。从早上9点钟手术开台,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有时每台手术的接台时间只有五六分钟,基本上是这台刚下,就要马上赶去下一台。忙起来,甚至来不及吃饭。
而对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黄朝平来说,“泡”在医院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爱人是产科医生,自己是外科医生,两人各自忙起来,经常很久见不着面。“其实我的家人是非常理解、体谅我,因为她常常会比我更忙,更不着家。”黄朝平笑着说。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建告诉记者,医生的忙碌会形成一种“惯性”,即使已经下班回家了,但脑子里依旧会想着病人的事情,思考手术后病人的预后,复盘自己的诊断和临床病人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时间是不够用的,要管好临床的病人,要不断学习最新技术……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当医生很难,做一个好医生更难,但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值得去付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瑰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