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8月18日

以上海书展为媒

看城市书展的“变”与“不变”

读者在天府书展集章 本报资料图片

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书展无论是规模、参展的出版社数量还是展出的图书种类,都在逐年递增。40余年来,城市书展早已不是传统书展摆摊售书的情形,而是成为连接各类文化活动的载体。

今时的城市书展有哪些变化,阅读活力如何释放?我们以上海书展为例,观察城市书展历久弥新的“不变”与推陈出新的“变”。

观察一

不变的书香风景线

每年书展,都是文化名人与读者近距离交流的绝佳平台。今年上海书展,邱华栋、马伯庸、阎晶明、郭义强……从著名作家到学者教授,从畅销书作者到新锐作家,他们带着自己的作品与思考,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心得。这种名家云集的盛况,是上海书展不变的风景线。

对于读者来说,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作家们的解读,通过这种现场讲座的方式,让阅读更为深入与透彻。

书,自然是书展最重要的“主角”。作为读者的阅读风向标、全国最具影响的图书展会之一,上海书展在图书选品上可谓“海纳百川”。《满世界寻找敦煌》《星空与半棵树》《奔跑的中国草》……中国出版集团此次参展图书近50000册,其中,商务印书馆核心产品线“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将出版第1000个品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世纪矩阵”集中亮相,参展图书10000多种,其中以“世纪好书”品牌榜单入选图书为引领的新书2000多种。

重视图书和阅读活动的价值与品质。阅读活动和图书共同构筑上海书展不变的书香风景线。

观察二

创新打造的“阅读+”场景

纵观全国书展会发现,书展不仅可以逛,还可以用“阅读+”多元方式体验。年轻人热衷的集章打卡、文创周边、前沿科技、乐队快闪……尤其是近年兴起的集章活动,在今年天府书展、黄山书会、深圳书展上,人气火爆,每每看到有排队的区域,基本都是为了集章而来。

今年上海书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文创展区人头攒动。市场部工作人员吴海姣忙得没有时间休息,一边要回答读者提问,一边还要忙着补货。“文创热”是书展参展商和读者的共同感受,据广西师大出版社工作人员讲述,以去年的上海书展为起点,至今年上海书展,他们店内“卡夫卡帆布包”已经卖了2万多个。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化体验皆根植于各地历史文化特色之中。比如在天府书展,大熊猫、三星堆、巴蜀文化……各种体现四川文化特色的元素充满了展场。在黄山书会,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人头攒动,宣纸制作、徽州木雕、新安医学、万安罗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演绎,吸引读者参与其中。

观察三

源源不绝的书香新IP

今年上海书展什么最热?网文IP必有一席之地。此次书展,阅文集团携《庆余年》《一人之下》《全职高手》等精品IP及《热辣滚烫》《与凤行》《玫瑰的故事》等热门影视作品亮相,吸引众多市民互动打卡。其中,极具人气的《庆余年第二季》场景复原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拍照。“澹泊书局”主题场景,以及范闲、林婉儿的戏服展示,让不少读者仿佛回到经典桥段。

记者注意到,如今各大书展持续打造“阅读+”新业态、新场景,各大热门IP以交互、体验的方式增进了与广大读者的连接。

这股“阅读+”的浪潮,不仅限于传统出版与网络文学的交融,更在于它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与跨界合作。上海书展作为这一趋势的风向标之一,不仅展示了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还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文化体验空间,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沉浸于由热门IP衍生出的影视、游戏、动漫、文创产品等多元化文化生态之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 2024-08-18 泽登旺姆 以上海书展为媒 1 1 成都日报 c137227.html 1 看城市书展的“变”与“不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