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8月29日

国漫的夏天,还将继续

暑期走向尾声。回望这个夏天的电影市场,有多少惊喜与感动是国产动漫带来的?

这个夏天,你在《落凡尘》神仙兄妹的重逢里收获感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与《伞少女》共赴一场冒险与成长之旅,万物有灵,皆能化形;追光动画《白蛇》第三部好口碑和高热度依旧,《白蛇:浮生》回归了“白蛇传”正统故事本身,许仙善良不失勇敢,小白在烟火气之中永葆侠气,小青反叛精神依然,全片既求变新又不弃主旨……

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点燃暑期档以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长安三万里》等,夏天的影院常常见证国漫大胆创新、讲更精彩的中国故事、国漫与年轻人双向奔赴,“国漫当燃”“国漫崛起”也刻在了年轻一代的文化基因里,让文化自信变得具体可感、神采飞扬,变得与当下的精神生活近在咫尺。

厚积才能薄发。在9年前那个夏天到来之前,国漫已走了很长的路,才有了如夏花般的盛放。将今年暑期档的国漫表现放到更长期的时空坐标来看,更让人期待的是明天。国漫的未来一定是多元化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进入文化深处和历史现场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打破国漫票房的“天花板”,也打开了创作空间。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迄今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此后,多部个性鲜明、独有神韵的国漫作品,用大胆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给予了传统文化新的解读和美学表达。

今年暑期档,《落凡尘》带给观众的惊喜在于,故事虽然取材自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但赋予了这个传说更广阔的外延和一个东方的情感内核。编剧康夫表示,主人公虽然一路都在打怪,但不是为升级,而是为了“坐大桌、吃火锅”。康夫还说:“我希望在现代的叙事里能赋予织女更多力量。她有自己的事业、坚守正义,敢于反抗和选择,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两段中国风的蒙太奇动画短片也十分惊艳,巧妙融入了皮影戏、刺绣、水墨岩彩等元素,传统文化在动画技术的加持下有了更当代的表达。

《白蛇:浮生》中,当代性体现在比传统故事更具张力的许仙,许仙有自己的人物弧光,通过借力于法宝与法海抗衡,甚至不惜付出性命,这样的故事也更具有可信度:不管能力如何,在情感上对彼此倾情付出,就更值得去托付。片中也保留了观众喜爱的角色、妩媚精明的宝青坊主,丰富了李公甫——许仙姐夫这个角色,以此打开了喜剧之匣。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白蛇”三部曲在挖掘《白蛇传》的奇幻元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注重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也注重与当下观众良性互动和共情,从而持续地赢得观众的喜爱。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进一步认为,这类从传统文化出发、高扬文化自信的国漫在创作上有两个新特点。其一,注入了现代意识去重新反观传统文化。如《长安三万里》浪漫主义的诗画表达,当电影通过年轻的高适、李白一抒胸臆时,盛唐的气象随即呼啸而来。创作者在重新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浪漫精神,注入现代意识,从而实现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其二是具有现代审美倾向,注重抒发性灵情感,观众在这些影片中会感受到从老庄、屈原一脉中传承来的美学趣味,如色彩、造型、音乐上的飘逸灵动、天人合一。这种古典美学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能与当代人产生共鸣。

蕴藏在五千多年悠悠岁月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风尚,借由历史典故、风土民俗、诗赋曲韵等文化载体表达,成为国漫创作的源泉。追光动画的“新传说”“新神榜”系列均是如此,下一部《聊斋:兰若寺》已启动制作。追光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于洲认为,国漫还有更多讲述中国故事的空间,比如以《长安三万里》开篇的新文化系列,就是基于史实或忠于原著,“我们想开辟用动画电影进入文化深处和历史现场的新类型。”

对国漫而言,视听强于叙事不是一家之憾。“美则美矣”之后该如何精进故事,又如何打造下一部国漫爆款?于洲将之归纳为:“打动人心的故事、令人喜爱和难忘的角色、可信的世界。”接下来,追光备案三国系列的第一部取名“争洛阳”,已完成了项目立项,进入前期开发。光线动画今年也接连备案《江湖豪客传》《新西厢记》,分别取材于《水浒传》《西厢记》。

当最强毕设贴上了龙标

“我毕业后做了四年的电影定档了!”今年6月中旬,一位博主的发文引起很多网友关注。据央视新闻的报道,这位博主名叫张嘉俊,是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2020届的毕业生,也是国漫《落凡尘》的主创之一。从毕设到大银幕,这背后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18年的夏天,正读大三的张嘉俊被学校钟鼎老师的工作室“选上了”。钟鼎表示,“每年的毕业设计都会产生很多好作品,但学生毕业后,这些作品就只能留在学校里,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我就想,能否通过校企合作的探索,将学生们倾注心血的作品扩展成一部电影,就当是一种青春的延续。”开工第一步就是寻找毕设的主题故事,“每个中国人都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也都知道他们有一对儿女。但后来两个孩子怎么样了,几乎没有任何故事提及,这是一块空白,我们当时就觉得,就是它了。”钟鼎说。同学们的创意和拼搏,加上企业的产业经验与技术助力,2020年夏天,《落凡尘》顺利上线B站。7分钟的短片呈现了二十八星宿神话元素、一个由织布构成的东方美学世界、一段负责“放星星”的神仙与顽皮妹妹的兄妹情,迅速成为千万级播放量的爆款。网友不仅以“最强毕设”不吝赞美,还纷纷在弹幕上呼吁“求拍电影”。

短片获得巨大反响后,也为钟鼎团队“将短片升级为长片”增添了信心。《落凡尘》电影立项时,张嘉俊、于鹏等3名同学留在了项目组。影片中七古镇热闹非凡,为了打造极具烟火气的七古镇,于鹏和团队一栋房子一栋房子地“手搓”。影片中的四象法术部分,张嘉俊画了非常多的图,以展示法术各个细节。从二维到三维,创作用时半年之久。今年夏天,《落凡尘》在广州美术学院首映。张嘉俊和于鹏,还有当年一同参与创作毕设短片的同学来到现场,“每一次听见大家的笑声、掌声,甚至哭声,都会有一种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对于鹏和张嘉俊而言,《落凡尘》是一个梦想的开始。但对国漫,《落凡尘》的意义或许更特殊。这些年,光线彩条屋、追光动画、华强方特、咏声动漫等持续深耕,为国漫发掘并锤炼了一批创作者,从学院走入院线的《落凡尘》让国漫拥有了新的话题开启者。这背后,不仅是生力军为中国数字动画产业注入新活力,也是国漫打通学、研、产、投路径的成功案例。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1998年,当《木兰辞》的主人公被远在万里之外、隔有“文化关山”的迪士尼公司搬上银幕并取得巨大成功时,许多中国动画人一边陷入“问女何所思”的困惑,一边思索如何从模仿走向创新。好莱坞迪士尼旗下工作室、有“日本动画好莱坞”之称的吉卜力工作室、世界动画教育名列前茅的法国戈布兰动画学院的暑期工作坊,都留下中国电影人向动画产业发达国家“取经”的身影。

近年来,北京电影学院阿达实验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实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首届“追光动画学院”招收了15名学生……一条人才选拔、课程教育、实践应用和创作展示的中国动漫人才培养特色之路逐渐形成。

随着“Z世代”年轻人成为国漫的主流消费群体,国漫作品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亮点,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既是挑战,亦是机遇。

--> 2024-08-29 1 1 成都日报 c137775.html 1 国漫的夏天,还将继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