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8月28日至29日,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成都举行。本次大会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举办1场主论坛和11场分论坛,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正能量网络名人、网站平台负责人、青年代表等共话网络文明,并发布一系列网络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汇聚网络正能量的共识和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合力。
打造优质内容
正能量也有大流量
建设网络文明,离不开优质的网络内容供给,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更需要壮大传递正能量的声音和力量,更好弘扬新风正气,涵养文明风尚。
从《唐宫夜宴》到《龙舞》,近几年,河南卫视的节日晚会系列节目通过网络屡屡破圈,谈及利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经验,河南卫视总编室主任、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总导演徐娜分享,要让更多人看见文化、传承文化,就需要从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找到与当下人们情感共通和共鸣的韵脚,“像我们今年春晚的《龙舞》,就将传统的高跷、龙舞与今天的街舞结合起来。”
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刘晓鹏看来,做好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需要致力于深入研究传播渠道、内容载体、网络平台的演进,精准把握网民的接收习惯、交互方式、阅听场景的变化,打造多维、立体、新颖的网络内容形态。“我们全力打造的短视频专栏《习语》紧扣中央精神,契合当下关注,剪辑制作呈现总书记原声的竖屏短视频,展现大党大国领袖的思想伟力和人格魅力,栏目已经推出了100余期,单期平均阅读量过亿。”
“社会从来不缺乏正能量。回望历史,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立足当下,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正能量在中国大地自然生长。”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说,世界正处在新科技变革的前夜,技术的发展会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我们需要借助前沿科技,探索面向未来的正能量传播。”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的创意不断涌现,新的技术不断迭代,近年来,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作品在网络空间广为传播,共同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深化网络治理
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我是互联网深度用户,平时学习生活、训练比赛,都会通过网络去获取重要的知识和信息,帮助自己提升个人阅历和专业知识。”中国男子游泳队运动员汪顺坦言,身处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与网络世界产生关联,打造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网络文化育人体系,营造正气的网络环境十分必要。
构建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离不开有效的网络治理和各界共同努力。本次大会上,嘉宾分享了提升互联网治理效能、构建文明网络环境的思考。
“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立长远的作用,我们治理网络侵权信息,同样离不开法治保障,离不开严格执法,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法治网总裁万学忠说。百度集团总编辑李小鸣则表示,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共建美好精神家园需要有更多的主体参与,共同探索技术赋能传播的一些新可能。
治理网络谣言,同样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辟谣分论坛上,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上半年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辟谣榜》,以真实的案例抵制网络谣言、清朗网络空间、维护网民权益。
不仅如此,在大会主论坛上,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发布,50个案例入选;在网络诚信论坛上,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4》发布……这些内容,从不同的侧面显示出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网络联通内外
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网络空间作为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共享平台。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主渠道、文明互鉴的新平台。借助网络,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是主流媒体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介绍,以轻巧叙事、精致呈现、精准传播的“巧表达”,正是中国新闻社让海外受众理解中国的有益探索。
深耕地方土壤,讲好中国故事,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成都日报社党委书记高齐强分享,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每年围绕重大主题开展大型策划,主动参与中华文明全球传播新实践,讲好“对外”故事,提高中国形象的国际感召力。
“虽然我是老外,但我不见外。”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新时代斯诺工作室核心成员聂子瑞直言,讲好中国故事已经不单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人生使命,在过去18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感,也通过网络触达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群。
大会期间,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爱看中国》栏目主编爱丽克斯·波兹达耶娃分享了自己将中国故事分享给世界的经历,“在我看来,面对当下的各国冲突升级、气候变化等挑战,只有以文明交流来超越文明隔阂,携起手来,人们才能够共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