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9月03日

写下就是记住

——读彭程《杯子上的笑脸》

彭程《杯子上的笑脸》书影

□华静

《杯子上的笑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版),是作家彭程的一部泣血之作。他的独生女儿乔乔,3年前因罹患绝症医治无效去世。在书的代后记中,彭程写道:“所有的死亡,对于深爱着逝者的亲人来说,都是头上一座山峦的滑坡,是脚下一片大地的塌陷,是一次对生命的残酷吞噬。”深切的哀痛,无尽的思念,让彭程写下了这部十几万字的长篇纪实散文。

翻开书页,读到作为序篇的《回家》一文,心就仿佛被重重地撞击了一下。作者夫妇没有将女儿安葬在墓园里,而是怕女儿孤寂,将骨灰带回了家。“让我们看护陪伴你,一如此前的岁月。”“女儿,这是你永远的家。你就踏实地住在这里,陪伴我们,直到将来某一天,那一双拉走了你的手,开始伸向我们。”这样的句子,饱含着父母对已逝女儿的无限思念,为整部作品定下了哀伤沉痛的基调。

家里有一只陶瓷水杯,杯壁上印着女儿的照片,每当倒入热水,她的笑脸便会慢慢浮现出来。美好的笑容,印在杯子上,印在父母心里,印在亲朋好友的脑海中。这也是书名《杯子上的笑脸》的由来。“合适的温度,让杯子壁上的照片显现,而让你的笑容始终生动鲜活的,是我们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的思念。”当她的父亲将思念化为文字,也便让这样的笑脸闪现在无数的读者眼前,让他们产生无限哀伤和怜惜。

在这部作品中,彭程详细地记录了女儿患病救治的整个过程,如这样的描写:“有一只棕色棉绒小熊玩具,你十分喜欢,时常把它捧起来贴在脸上。妈妈把它放在你的骨灰盒盖子上,把你用过的墨镜架在它的鼻子上,又在脖子上挂上了你戴过的一条细细的珍珠项链,还有一个小小的心形琥珀挂坠。我们这样做,都是想让自己相信,你并没有走远,你随时能够回来。”这样的画面中,盈满了痛彻的骨肉之情。

回眸往事,悲痛之余,也时时闪现出一缕缕明亮温暖的光影。“我记着你的成长。”父亲用蘸满心血的文字,描写了大量具有生活往事的场景,每一处都凝聚了一种怀念。读者在每个段落和众多细节里,都会找到女儿与父亲“成长”的双重叙事,看到长达二十九年的父爱的凝视。经由书写,乔乔再次回到生活中。从北京到海南,从中国到美国,几千公里、几万公里的距离,串缀起多少幸福的往事,跌宕出多少感人至深的回忆。她在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她的恬静或欢快的微笑、美好的人生规划、面对病魔的不屈抗争、至爱至亲戮力同心想“拉”她回来的种种努力……都被压缩在一本书里。这样,“你并没有走远,你随时能够回来。”彭程以这种讲述的方式,找回了、亲近着已经远去的女儿。他用文字缝合心底深处别人看不见的伤口。他希望将绕不过去的哀痛交付给时间:“相信时间的力量,期待赋着于灵魂上的疼痛,在时光流水的冲刷之下一点点地脱落,让沉重的压迫感不断地缓释、减弱。”

拿到这本书时正是春天,扑面而来的新绿逐渐覆盖大地,驱散了冷清萧寒之气。而乔乔,就是彭程心里一辈子都写不完的春天。就着月光、灯光,我一页一页地沉浸在《杯子上的笑脸》里。那每一个细节,都是生发泪点的地方。看着,看着,心底里的痛惜终究还是无法抑制,慢慢地扩散开来。

乔乔是不幸的,风华正茂的生命,却因病痛与世长辞。乔乔又是幸运的,拥有这样深爱自己的父亲,这位父亲又通过写作,留住了远去的女儿的生命气息,青春的芬芳,让女儿借由文字而获得永存。乔乔已经逝去,但生活的故事还在续写,生命的故事还在续写。“每一张照片都会牵引出一段回忆。它们今后还会不断更换,既然有那么多照片留下了你的形象,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它们将成为我和你妈妈灵魂的食粮。它们会刺痛我们,它们也将抚慰我们。”愿望不死,女儿就没有远去。一闪念间,女儿的笑脸就会在他生命的记忆里浮现。今天,明天,后来……将来的每一天,读者也会在书中的某一处遇见乔乔的笑脸。“今后,不论还有多少属于我们的岁月,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再也不会寻觅到你的一丝气息,然而这些记忆却能够证明,你确实曾经属于过我们,我们确实曾经拥有过你。这就是我要写下来和记住的理由。”

《杯子上的笑脸》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字字如火,烧灼人眼,让泪流进了心里。这本书,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深切的怀念。写下就是记住,写下就是永恒。一个叫作乔乔的女孩,在文字中微笑着,笑容鲜活生动。

“一个孩子就是所有的孩子,一个父亲的哀痛就是所有的哀痛。”有过失去至亲经历的人,以及遭逢过或者正在经历巨大苦难的人,读这部作品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既能够感知到作者在深渊中辗转时的绝望和无奈,也会从作者面对苦难坚韧生存中获得勇气。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2024-09-03 ——读彭程《杯子上的笑脸》 1 1 成都日报 c137987.html 1 写下就是记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