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青白江区福洪小学校教师陈吉辉也迎来自己第40个职业生涯。两个大致相同的时间坐标,在他每一个教书育人的日子里绽放光芒。
陈吉辉是土生土长的青白江区福洪镇人。1984年7月,他踏上三尺讲台,自此一直在福洪镇的乡村小学任教。当时村小条件艰苦、教师紧缺,他身兼多门学科教学,每周最多的时候要上26节课。用他的话说,“乡村教师必须做一瓶合格的教学‘万金油’。”
在乡村小学那些年,练习大纲、试卷都是陈吉辉出好题,自己在家熬夜刻蜡纸,再拿到学校一张张油印。后来有了幻灯机,配置的幻灯片满足不了教学需求,他又自己琢磨幻灯片的制作方式,“让农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是我的初心和使命。”陈吉辉说。
“普九”三年是所有乡村教师最忙碌的三年,陈吉辉也不例外。为确保适龄儿童全部进校读书,他走遍了福洪镇的乡村街道,反复做家长的工作,并为他们垫资学杂费。有人问:“你这样做图个啥?”他回答:“只要村里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认认真真读书,我心里就踏实了。”
陈吉辉先后担任进步村小、大堰村小、解放村小负责人。尽管身份变化,但他始终坚持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他认为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2010年,陈吉辉调到福洪小学校任安全办主任,由于表现突出,被聘为青白江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风险评估”专家组成员。去年,陈吉辉负责学校档案室工作,同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40年的从教经历中,他先后荣获“区优秀乡村教师”“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优秀管理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