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09月10日

抢救,迫在眉睫

险!

准大学生松潘旅游遇高原性肺水肿

四川西部由于高山、草原和民族风情等特色,成为游客向往的避暑胜地,但高原的高海拔也可能成为危险因素,威胁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近日,一名正待步入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在高原旅行中遭遇高原性肺水肿,引发了一场紧急转运抢救行动。

这名学生从天津来到阿坝州松潘县旅游,到达不久便出现了发热、呼吸困难。刚开始可通过休息缓解,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当晚夜间出现憋喘、气紧,但这些症状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晨起,随行人员发现这个孩子已经呼之不应,立即拨打了120。正在松潘对口支援的市七医院急诊医生李玲到达现场,发现患者昏迷、刺痛无反应、鼾声呼吸、口唇发绀、口腔内少许白色泡沫溢出,从听诊器里,李玲听出双肺干湿啰音及哮鸣音,且患者血氧饱和度50%,她立即意识到患者已经出现生命危险,于是马上进行气管插管、药物对症等处理,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次日,患者父母紧急赶至松潘,他们联系市七医院希望转诊到成都。市七医院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收到转诊信息后,迅速做好了抢救准备。

救护车风驰电掣将患者转运至市七医院。当进入ICU时,患者情况很是危重,结合症状、体征、检查结果及旅游史,医生诊断为“重症肺炎,高原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病原学感染因素,当日,医生为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肺泡灌洗液送检病原学检查。次日结果出来,发现患者感染了多种细菌和病毒,分别有屎肠球菌、肠道病毒D68型和新型冠状病毒,于是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采取接触隔离等措施。

市七医院ICU郝柯副主任医师带领救治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为患者制定了一个完善且精准的方案,治疗后第5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第6天后顺利脱离呼吸机。如今,患者已经康复出院,正好赶上大学报到日期。

急!

成都医生挺身而出抢救列车上昏迷女子

“有患者晕倒,需要急救,请医务人员到十二号车厢进行急救!” 8月29日上午9:30许,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李志刚踏上旅行的列车不久,广播中就响起了紧急呼救。李志刚立即起身,奔向十二号车厢……

十二号车厢内一名女子倒在地上,昏迷不醒,面部有血渍。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李志刚首先测量了女子的呼吸和脉搏,并用手机电筒查看了瞳孔。同时,他请列车员借来了血压计,为女子测量血压。经过初步检查,李志刚发现该女子的生命体征相对平稳,考虑其突然昏迷的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必须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在列车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后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李志刚注意到女子有轻微的抽搐。为防止她咬伤舌头,他迅速找来车上的一次性筷子让其咬住,以确保安全。

不久,绿皮火车抵达了阿克苏站,李志刚亲自护送女子下车,并向赶来的120急救人员详细交代了情况后,他才再次踏上火车,继续自己的旅程。

事后,K453列车的列车长拨通了市二医院的电话,对李志刚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行为表示感谢。而李志刚说,“医者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巧!

危险发生后急诊科医生正巧路过

8月27日,青羊区內姜街73号小区门外,一男子在维修空调时不慎从梯上滑落,被破碎玻璃划伤左手臂导致大出血。非常巧合的是,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国林正好路过这里,一场紧张的路边抢救立即展开……

当时,徐国林发现一男子躺在地上,血液从撕裂的左侧手臂呈喷射状往外冒。作为一名有多年急诊经验的医生,他意识到男子可能是伤到了动脉血管,情况十分危急。他冲上前去,一边利用身边可用的资源对患者进行加压止血等初步处理,一边拨打电话请求距离不远的本院同事带急救设备前来支援。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门诊部主任唐会茹、医生唐婧紧急赶来,三名医生密切配合,通过止血、建立静脉通道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迅速稳定住了伤者病情,使伤者意识得以恢复。

随后,受伤男子被紧急赶到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20救护车接走救治。

记者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这名蒋姓男子在成功实施手术后,如今已近康复。

宁雪 张笑菲 杨亚飞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邓晓洪

--> 2024-09-10 邓晓洪 1 1 成都日报 c138277.html 1 抢救,迫在眉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