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伟
加强纪律教育,是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在党纪学习教育收官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的重要指示,对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为党纪学习教育指明了遵循方向。深刻领悟这一指示精神,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把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强化组织功能
注重走深走实,突出教育长效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委的主体责任、支部的直接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得如何,关系到党纪教育能否抓紧抓实抓到位。
强化党委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委担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党纪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通过健全党纪教育的配套制度机制,把党纪教育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部署和责任清单,每年针对党纪教育进行专门部署,制定年度党纪教育目标和具体举措,列入管党治党责任主体的年度工作报告,使党纪教育责任有章可循,工作有制可依。
强化支部直接责任。督促党支部担负起直接教育党员的职责,做实做细党纪教育这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党纪教育在内容上全覆盖,既要涵盖党章、准则、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等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又要涵盖法律知识、党的优良传统等不成文的规矩。在对象上全覆盖,既要覆盖党员领导干部,又要覆盖普通党员,将所有党员纳入教育范畴,毫无例外接受党纪熏陶。在责任上全链条,上下级组织责任明晰,各司其责,层层传导;支部内部,委员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将党纪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领子、扯袖子成为常态。
强化纪委监督责任。督促纪委强化纪律执行,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从小事小节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综合运用谈话函询、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等方式,让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通过巡察监督、派驻监督、日常监督等渠道,让党支部履职尽责,发挥支部功能,确保党纪教育走深走实,使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强化示范引领
注重分层分类,突出教育实效
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关键在于强化示范引领,注重分层分类,针对性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通过“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绝大多数”,以党纪教育精准“常在线”确保思想行动日常“不掉线”。
一是抓“关键少数”,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是权力运作的关键主体和监督机制的运作重心,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党员干部对党纪学习教育的认知与行动。在党纪教育中,要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这个关键,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贯彻民主集中制、正确履责、廉洁用权,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关键少数”率先垂范带动“绝大多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始终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抓“中坚力量”,注重规范年轻干部的重点引领作用。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能否做到严守纪律、清正廉洁,关系到自身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对年轻干部和新提任干部这个“中坚力量”的纪律培训、廉政提醒,聚焦其职业成长全周期,全流程精准化提供教育内容,坚持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双管齐下,帮助年轻干部扣好“第一颗扣子”,避免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掌握、不执行,以致“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的抱憾。教育引导新提任干部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深刻领悟在重要岗位或关键岗位意味着背负更多的信任,要时刻谨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时刻保持对纪律的敬畏之心,始终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三是抓“绝大多数”,注重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强化对全体党员的教育引导,把纪律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伴随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常修课,引导党员干部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学习党的纪律,将党章党规党纪常备案头、时时温习、日日精进,时刻审视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通过纪律教育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校正思想行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越纪律底线,不踩规矩红线,始终做靠得住、行得正、过得硬、吃得亏、看得见、豁得出的先锋模范。
强化方法创新
注重入脑入心,突出教育成效
学习没有尽头,创新才是出路。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重点在于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形式,增强纪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党的纪律规矩入脑入心。
一是用好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好党校、干部学院作为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重要作用。推动党纪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有机融合,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的必修课,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党性教育重要内容,把学习培训过程转化为接受纪律教育、形成纪律自觉的过程,融通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方法,综合运用案例式、研讨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方式方法,丰富载体和形式,着力提高党纪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纪律规矩入脑入心,推动党员干部养成纪律规矩意识。
二是开辟传播新场景,充分发挥多元场景教育功能。将党纪教育和党性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贯通起来,用好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用好家规家训、民间典故、红色资源等鲜活教材,引导党员干部坚持道德规范高线,守住纪律规矩底线,推动滋德润心、化风成俗。将警示震慑和示范引领贯通起来,充分发挥纪委监委、派驻组等监督执纪问责力量的作用,将新时代正风肃纪反腐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党纪教育“活教材”,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用身边典型事例教育警醒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反思警醒。
三是创新教育形式,提升党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既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廉洁榜样宣传,也要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既要讲条例,也要讲案例;既要讲重点人重点事,也要讲身边人身边事,解决好“入眼不入脑”“入耳不入心”的问题。在教育呈现上,加强启发式教育,多在喜闻乐见、交流共鸣上下功夫,用鲜活事例,把道理讲深、讲透,防止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的照本宣科。在教育形式上,针对不同地域、领域、层级特点分层分类开展教育,突出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的警示教育,精准施策、因材施教,避免“大水漫灌”,提高党纪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纪学习教育“收官”不“收劲”。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要一以贯之深化党纪教育,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篇章。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