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成都再次登上榜首,连续九年蝉联第一。在这座加速崛起的魅力之城,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积极构建税收服务党委政府、服务市场主体、服务保障民生等应用场景,不断强化税收在经济运行研判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深层次应用,税收服务城市治理工作已起步成势、见行见效。
服务党委政府,为决策治理赋能
强化精诚共治,成都税务下好税收服务城市治理的先手棋。2024年1月,成都市税收数据服务城市治理工作专班正式成立。专班由成都税务、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成都市城市运行与政务服务办公室三方牵头,38个成都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同时与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达成合作意向,构建起多层级共建、多部门共治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成都税务在税收服务城市治理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前沿探索,通过税收赋能城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人本化,有效提升了税费征管服务效能、城市营商环境和治理水平,为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廖宏斌说。
为更加精准直观地向党政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成都税务深度运用“税电指数”成功经验,对标国家、省、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的导向和方式,建立经济晴雨表税收指标体系,分时段分行业分区域精准分析全市经济发展动态情况,经济“景气度”跃然纸上。在成都市每月的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经济晴雨表税眼快报”已成为必备参阅资料。
聚焦成都大运会,成都税务用税收经济分析展现大运会成效,更加坚定了成都发展赛事经济拥抱世界的决心;聚焦科技创新,提出“拓展科创应用场景”等政策建议,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都十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开展成渝、长江经济带等对比分析。在一份份高质量税收经济分析报告中,税收数据覆盖全、动态新、内容实等优势充分展现。
2024年,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落地成都。该生产线由京东方投建,总投资高达630亿元,是四川省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成都税务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落地中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帮助。2024年7月,增值税留抵退税1.6亿元快速到账,‘真金白银’的现金流极大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对公司现阶段的经营建设意义重大。”成都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杨丽蓉说。
有了链主企业的现身说法,城市投资的“磁吸力”愈发强劲。成都税务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等部门,围绕成都市30条重点产业链,对链主企业的经营情况、经济往来进行分析,找出全市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和短板弱项,筛选出“强链补链”潜力企业3.2万户,特别是对重点产业链核心供应商、未来赛道龙头企业供应商等企业开展分析,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充分借鉴。
服务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鼓劲
在四川天府新区,夜间的成都睿乐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灯火通明,科研人员正在对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空间避障、物体识别、定向抓取功能进行测试。前不久,他们刚入选四川省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首批项目。
“回首创业路,近三年我们享受了1000余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为科技创新插上了翅膀,成都税务部门的‘政策找人’服务让我们不仅对税收优惠应享尽享,还明白享、便捷享、准确享,更为我们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鼓足了干劲。”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邱旭阳说。
“政策找人”是成都税务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项举措。2024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在成都市提能“12345亲清在线”做优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成都税务发布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新应用场景。聚焦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壮大等各阶段,提供智能快办、政策找人、信用管家等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快发展提效能。
惠企政策要找得到、读得懂,更要方便申、及时办。成都税务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蓉导税”,一站式集成各项税费知识,让纳税人缴费人不仅实现税费知识“指尖可查”,还能轻松获取办税流程、应备办税资料,办税更便捷。同时,成都税务还探索构建税费服务一体化体系,持续提升服务体验。
成都税务不仅优化普惠的税费服务,也关注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拟上市企业,与成都市委金融办联合举办“交子之星”陪伴计划系列活动,助力形成衔接有序、错位发展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面向银行业企业,形成《银行业常见业务税收指引》,开展成都银行业“一企学”税企交流活动,助力银行有效识别潜在涉税风险;面向“引进来”“走出去”企业,深耕“税路通·海纳百川”服务品牌,助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助企走向开放前沿。
“在推进上市中,不管是信用等级指标具体口径,还是具体的税费优惠政策解读,成都税务部门都第一时间详细准确讲解到位。良好的税企互动让我们很有安全感,越来越好的税收营商环境让我们确信扎根成都发展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税务主管刘燕说,作为新茶饮品牌“茶百道”的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4月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服务民生保障,为幸福生活助力
奉敬是一位住在成都市双流区的残疾人,过去收入不稳定,生活时常陷入困顿。“在一筹莫展之时,我了解到‘成都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智慧平台’,在残联的帮助下,通过线上招聘求职的形式进入成都全益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年收入近6万元,有了稳定的收入和生活的保障,一切慢慢步入正轨。”奉敬说。
奉敬提到的“成都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智慧平台”由成都税务协助成都市残联搭建。成都税务根据历年安置残疾人就业数据,梳理出安置情况较好、有安置潜力的用人单位,以分户走访、联合调研等形式积极开展安置残疾人就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宣传,引导发动企业加入平台。截至2024年9月14日,该平台已注册爱心企业1753家,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2519个,已注册残疾人用户总数1899个,达成就业意向523个。
连续15年,成都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具幸福感”是市民对一座城市最大的肯定与褒奖。成都税务还将服务场景拓展到就业、入学、养老等更多民生领域,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守护幸福成都。
在教育领域,成都税务联合成都市教育局开展数据双向互传,实现个体工商户随迁子女入学办理从“走马路”向“跑网路”转变。即在税务部门登记为正常户且持续经营满6个月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办理随迁子女入学证明,办理流程为教育部门直接向税务部门发送入学申请信息、经税务比对后返回结果,省去了家长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证明资料的流程。
“成都市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一向都是很有温度的,一直秉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开展工作。税务部门给予的支持不仅助力提升了教育部门的工作效率,还帮助家长少跑路,切实落地国务院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部署和要求。”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普教科许红燕说。今年,成都市教育局与成都税务已对超过6万名随迁子女家长涉税证明资料进行线上核对。
为加强养老机构监管,成都税务联合成都市委金融办针对养老行业预付资金监管场景进行了多轮调研座谈,以预付式消费机构风险化解为切口,探索构建养老行业预付费资金管理系统,实现对养老机构风险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已对325户养老企业开展风险体检。
下一步,成都税务将继续发挥税收数据覆盖经济活动领域全、反映经济活动动态新、展现经济活动内容实、记载经济活动结果准等优势,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在营商环境建设、服务民生实事等领域深入创新探索,为发挥和拓展税收职能作用、服务城市治理贡献更多“蓉税智慧”。
(赵月 杨芮 詹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