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高速发展动能何来?
行业深度融合,川货加速出川
快递连接千城百业、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重要力量。若要追问成都快递市场高速发展的动能何来,答案或许要回到其功能所在。
位于玉林街的老黄记手撕烤兔已经营了20多年,并依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地道的“成都味”卖到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往外地的单量比本地还多。”老黄记手撕烤兔店负责人成光凤说,旅游街区外地游客多,老黄记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代发快递。“冷鲜加冰走高铁和航空,第二天早上或中午就送达客户手中。”四川顺丰芳草街业务部经理纵兆海赶紧补充道。
就在老黄记忙着线上拓销路时,还有更多的川味、川货加速出川。成都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积极促进快递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成都柑橘等8个项目入选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制造业千万件金牌项目。今年成都累计完成柑橘、调味品等5个寄递量超千万件的金牌项目,培育川酒、纸品2个寄递量接近千万件的准金牌项目。
在四川快递市场中,成都快递业务量占全川超60%。成都快递市场的高速增长,也为四川快递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推四川在9月4日实现全省快递业务量突破30亿件大关,比去年提前77天,分别为四川和成都在年底冲刺快递业务量突破40亿件、30亿件打下坚实基础。
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多家知名快递企业在蓉深耕发展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构建成都重庆西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将成都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快递枢纽”城市建设,既是成都快递市场高速发展的深层动力,也是持续跑出加速度的关键密码。
成都紧扣“两枢纽一集群”定位,持续引进国际国内快递企业竞相在蓉布局区域性转运中心,加快发展快递上铁、上公、上机多式联运方式,促进邮政快递业与先进制造业、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融合发展,加码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现代化邮政快递集疏运体系,推动泛欧泛亚邮政快递枢纽网络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DHL、邮政、顺丰、中通、申通、圆通、德邦、韵达、菜鸟等快递企业,以及京东、唯品会等都在成都布局、深耕发展。成都稳定开行多路向的铁路、航空“邮”路。其中,成都国际直封邮路(含总包经传)达15条;航空快递全货机保有量8架,常态化开行温哥华、德里等5条国际航线,腹舱带货服务主要国际城市25个、国内城市76个;班列运邮发运邮柜18个、约62吨,高铁发运医药、生鲜等货物约2.6万吨、近3700万件快件……
这些数据背后,是成都日均中转快件量达2600万件,以及成都异地快递业务量和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1-8月成都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42.71%、100.97%。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摄影 胥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