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0月02日

以政策之“细” 促消费之“旺”

□本报评论员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当前,全国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国庆长假,成都也在紧抓节假日“窗口期”,突出用户思维、需求导向,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塑品牌。以政策之“细”促消费之“旺”,从中更能窥见成都拼经济、扩内需、促消费的信心与决心。

将“流量”转化成更多“留量”。进入10月,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成都市“蓉幸之至”促消费活动纷至沓来。各地也因地制宜,实施“一区一特色”分级分区商圈打造行动——双流区汽车消费季以亿元礼包激发活力、成华区发放“300万成华熊猫消费券”、锦江区利用“春熙网红周”赋能品牌……

丰富的活动之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样是促消费的重要举措。聚焦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各领域以旧换新活动持续发力,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线上线下都有优惠,动动手指就能下单”,各类专场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也进一步激活了消费活力。

从俏皮可爱的熊猫邮局出发,在东郊记忆看一出好戏,夜幕降临时感受“夜游锦江”灯火璀璨……“在成都,每天的日程都是满的”,成为很多游客的真切感受。稳住消费存量,拓展消费增量,当下,文旅体游购娱等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活动加入,各种具有成都特色的地标性国际消费活动、产品、场景和品牌,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打卡首选。

创新消费场景、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消费体验……一个个举措在印证,只有持续创新创造,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细处,才能真正让人气聚起来,商气旺起来,消费火起来。今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预期持续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经济的活力终究是靠人,关键还在于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消费环境,用好各项政策,重实干、务实功、求实效。事实证明,无论是假日,还是平时,加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和消费市场助力消费升级,都是挖掘消费潜能,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

延续良好态势,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全年,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在多方面进一步加大促进消费力度。让我们把精神状态调得更好,把工作节奏调得更顺,持续提升拼经济抓发展的能力本领,动真碰硬,保持热力,努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 2024-10-02 本报评论员 1 1 成都日报 c139200.html 1 以政策之“细” 促消费之“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