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0月02日

湖光山色映繁华 万千气象看新区

——写在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之际

兴隆湖 达霄羽 摄

山高云阔,秋水如练,今年,是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的第十年。

10年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这一国家级新区,就是寄望四川天府新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等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平地立城,白纸画图,10年间,从黄土荒丘到蓝绿交织,从灰墙土瓦到银城彩市,四川天府新区所在的这片土地,实现了从农业村镇步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的华丽转身。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天府新区考察。在兴隆湖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多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坚定不移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锚定公园城市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目标,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牵引,以公园城市建设统揽全局,以科技创新策源、内陆开放门户为支撑,因地制宜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

半城繁华 半城青绿

——这是公园城市先行区的生态之美

沿着兴隆湖畔慢跑,是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宗福在天府新区生活养成的新习惯。约10公里的沿湖绿道,将林地、溪流、沙滩串联起来,也让街区景观、园区景象、社区生活一览无余。

“当初,正是兴隆湖优质的生态打动了我。”回忆起自己选择在天府新区创业、生活的原因,汪宗福说,这里的产业优势、政策支持,为公司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宜居的生活环境,则让包括他在内的公司员工在这里安家。家在新区、公司在新区,汪宗福的工作和生活,都伴有优美的湖光山色。

兴隆湖动微风起,草木摇曳香盈盈。经过10年的发展,美丽的兴隆湖成为四川天府新区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不仅吸引来汪宗福这样的新居民,也为新区吸引来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和观察者。

当然,天府新区的美并不仅限于兴隆湖,若将观察的视角进一步拉升,人们就能看到,天府新区的生态之美,浸润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中——

在这片总面积564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公园、绿地、湿地交织成网,为城市披上了一袭翠绿的华服;盎然绿意中,湖面如镜,河水清澈,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这一切,不仅带给人们出门见湖、推窗见绿的美好生活体验,也带给人们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优质的水源。

绿色何以成为彰显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特质的靓丽底色?

一方面,天府新区坚持规划先行,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把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70%作为新区国土空间开发的刚性底线,在整体宏观尺度层面锚固了“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的大美生态保护格局。

另一方面,天府新区坚持综合治理,加快构建覆盖空气、水、土壤、声环境等全要素智慧生态监测网络,先后开展以治污、降尘为重点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以废水治理和土壤污染调查为重点的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成为新区居民共同的生活体验。

“经过多年发展,天府新区生态绿道已超过300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长至300天左右,全域水质达到Ⅲ类以上,观测到的鸟类已有181种。” 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管局生态环境处副处长李丹说,随着天府新区启动实施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公园城市建设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天府新区的生态魅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就在前不久,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在秦皇湖畔的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中国公园城市指数2023》《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管理创新实践》等重磅成果相继发布,让世界看到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新探索、新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城市新区建设”分论坛上,举行了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启动仪式,“公园城市倡议: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双方将深入开展公园城市领域的研究,并建立全球性的以及区域性的知识网络以促进知识交流。

奋进10年,一幅山青水绿的公园城市大美生态画卷,正在世界面前徐徐展开……

创新引领 优化营商

——这是公园城市先行区的发展之力

面部骨折患者的医学影像传至企业后,企业根据影像设计出匹配患者的数据模型,随后,3D打印设备就能打印出与患者面部构造高度匹配的接骨板。和传统的接骨板相比,这可以为医生节省约一半的手术时间,患者在更适合自己脸部结构接骨板的帮助下,也能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祝颂松教授团队共同研发这款3D打印接骨板产品的企业,就是位于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的成都天齐增材智造有限责任公司。

9月4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口腔设备器材博览会上,这款源自天府新区的高科技产品被推广给海内外的合作伙伴,让世界再次见证天府新区的最新科研成果。

“天府新区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适合创新和奋斗的地方。”天齐集团高级副总裁曾益伟表示,落地新区7年来,在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下,公司逐步发展壮大,在3D打印原材料、关键工艺、产品应用等方面获得国内授权专利65件,美国发明专利1件,以自主知识产权赢得市场竞争力。“后续,公司将搬迁到凤栖谷产业园区,并将与全国各大院校等研发团队合作,持续在医疗、工业领域研发创新。”

为新区环境吸引而选择在这里奋斗的,还有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在四川天府新区成立的同一年,成都明途就在天府新区成立。这家专注于垂类大模型研发的高科技公司,不仅入选第六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还成功研发WorkBrain数字大脑4.0、WorkChat数字人云平台、WorkBox智能终端等产品,成为AI技术的先行者和创新应用的实践者。

“新区10年,明途科技也是10年,互相见证彼此发展。”明途科技CTO严帅表示,“这10年,新区变化非常大,天府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我对这里的一切充满热情和期待。”

严帅表示,天府新区作为西部科技创新的高地,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奋斗,为公司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天府新区的政策支持和创业环境,也为公司提供了保障。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天府新区,拓展AI技术在全国市场的应用。”

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天府新区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做强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功能,统筹推进“实验室”“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人才港”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初具规模,重大创新项目实施初显成效;同时,天府新区持续高水平建设实验室体系,高标准建设平台设施集群,大力支持实施技术联合攻坚,加快重大科技力量主体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建强基础研究骨干支撑网络。

不仅如此,着眼科技研发“从0到1”,天府新区不断做强创新策源新动能,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前沿研发平台,力争形成首创性、突破性、带动性的研究成果;着眼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从1到100”,天府新区积极发挥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重大功能服务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创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生产,筑牢创新成果转化服务支撑……

今年,市委部署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以来,新区积极走访服务重点企业,共实地走访企业583家,召开政企交流座谈会3场,收集问题诉求799条,现场协调解决283条,持续完善纾困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信心……

可以说,持之以恒地关注创新,营造优质的干事创业环境,不仅为天府新区吸引来来自全球的高端人才,也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动力。

美化环境 精细治理

——这是公园城市先行区的幸福之基

“在天府新区待久了,我发现生活原来藏着这么多美好和惊喜。” 结束了繁忙的科研工作,来自伊朗的科学家阿明和妻子张洁来到兴隆湖边,带着他们的宠物犬散步、露营,享受静谧的幸福时光。

当初,也是在兴隆湖边举办的一次飞盘活动中,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工作的阿明与在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的张洁相识,并最终步入了婚姻生活。

幸福的生活在兴隆湖边,幸福的生活也在社区的日常生活里。

在安公社区菜蔬新居的空中花园里,老人在小区楼顶的太阳伞下细细品茶,小朋友在绿草茵茵的草坪上快乐奔跑,这个原本“脏乱差”的安置小区屋顶,在居民的广泛参与下,随着天府新区启动的空间改造工程,实现了屋顶空间的大改造、大变样,不仅成为小区居民最喜欢的幸福花园,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以提升居民生活的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近年来,天府新区天津路东段、茂成路正式通过竣工验收,紫林路成功通车,红梁湾东街“断头路”成功打通……“一条又一条道路的改变进一步完善了片区交通路网,便利了新区居民的出行,也让市民的幸福之路更加通畅。”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最近感觉身体怎么样?有没有需要社区帮助的地方?”一大早,网格员高敏来到居民向明的家中,一边同向明及其家人聊天,一边查看其家中有没有短缺物资。因为身体残疾,向明被社区列为特殊人群,作为专门对接的网格员,高敏需要定时走访并及时提供帮助。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除了营造良好的环境,也需要高效能治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工作,大力推进街道“微网实格”治理指挥调度中心—社区(村)网格治理服务中心—小区网格服务站—楼栋微网格服务点四级网格阵地建设,依托“微网实格”治理机制深入实施“万件民生小事攻坚行动”。

工作中,四川天府新区着力加强网格党组织建设、建强配优网格力量、推动网格智慧赋能,精准划分627个一般网格、6343个微网格、604个专属网格,选优配强8090余名网格力量,推动1740余名部门行业力量进网入格,确保了应急状态下指令最快5分钟到户、3小时内完成入户宣传动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探索出了安公社区“3456”工作法、秦东社区“六联”工作法、城南坡社区“三聚三强”工作法等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同步加快构建党建引领、队伍支撑、创新驱动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全方位织密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服务高效的“微网实格”精细化治理新格局,真正实现“小网格”撬动“大能量”,释放“大作为”,让居民在公园城市先行区收获满满的幸福。

10年过往,已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天府新区将继续肩负国家级新区使命担当,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崭新篇章,以梦为马,奔赴天府新区的下一个10年。

白洋 文 本报制图 申娟子

--> 2024-10-02 白洋 ——写在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之际 1 1 成都日报 c139215.html 1 湖光山色映繁华 万千气象看新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