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伊朗今晚犯下大错,将为此付出代价”
▶伊外长:伊朗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如果以方采取报复行动,伊朗的反应将会更加“猛烈和有力”
伊朗10月1日晚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报复性袭击以色列境内军事目标,称命中率达九成。以色列则称大部分导弹被拦截,以方几无损失。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称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犯下大错”,誓言报复。观察人士认为,与今年4月首次空袭报复以色列相似,伊朗此次仍是“一次性”打击,希望避免局势完全失控,以防美国直接卷入。
伊朗“被逼出手”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认为,以色列两个月前在德黑兰暗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后,伊朗便开始计划这次报复袭击。伊朗此前一直未予实施并非软弱,而是如伊朗官方所说会在适当时机报复,且如果加沙地带能够达成停火协议就可考虑放弃。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以色列非但未与哈马斯停火,反而对黎巴嫩真主党大打出手,这让伊朗高层主张打击以色列的强硬派逐渐占了上风,且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被以军炸死一事更对伊朗决心袭击以色列起到催化剂作用。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段九州认为,在“抵抗之弧”重要盟友黎巴嫩真主党遭到重创、纳斯鲁拉等领导层被“定点清除”的情况下,伊朗如果此时再不出手,将极大损害其作为“盟主”的公信力,导致这一抗以同盟如以色列和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动摇甚至分裂、瓦解。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分析指出,黎巴嫩真主党是伊朗威慑以色列的重要抓手,一旦真主党被以色列击溃,伊朗将面临在中东地区几十年来最危险处境。伊朗没有直接援助哈马斯,若再坐视真主党遭灭顶之灾,盟友会认为遭到伊朗背叛,以方则会判断伊朗“外强中干”,继而可能采取更激进行动,甚至空袭伊核设施。
伊朗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齐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伊朗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如果以方采取报复行动,伊朗的反应将会更加“猛烈和有力”。
美欲“息事宁人”
段九州认为,相比上次主要使用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袭击,伊朗此次使用弹道导弹打击以色列,虽然破坏力更强,不过均针对军事目标且在数量方面总体保持克制,意在避免导致以色列平民伤亡,防止内塔尼亚胡政府借机“鼓动”民意。可见,此次袭击与上次一样象征意味浓厚,表明伊方依旧希望避免以色列将美国拖入战场。
美国方面,总统约瑟夫·拜登表示,伊朗这次对以色列的袭击“似乎失败和无效”。范鸿达认为,美国大选进入倒计时阶段,民主党政府管不住内塔尼亚胡,为避免中东局势影响选情,白宫仍像4月那样对伊朗的报复力度轻描淡写,试图息事宁人。
当地时间10月1日深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后首次发声称,“伊朗今晚犯下大错,将为此付出代价。”据以色列媒体此前的报道,伊朗导弹来袭时,内塔尼亚胡正紧急召集以色列安全内阁在掩体内举行会议。
在范鸿达看来,后续事态如何变化、会否升级,取决于以色列是否对伊朗采取激烈报复。如果以色列空袭伊朗能源设施甚至核设施,不啻对伊全面宣战。伊朗有能力扩大对以攻击范围。一旦两国爆发全面战争,可能给两国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段九州认为,以色列意欲逐个剪除伊朗在“抵抗之弧”的羽翼,目前重点是在黎巴嫩展开打击真主党的地面行动。真主党虽然受到重创,但基层部队力量犹存。尽管以色列方面行动具有不可预测性,但现在并不是全面报复伊朗的好时机。
文图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