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0月07日

在老工业遗址感受科技新力量

上接01版

刘海龙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计划于今年底推出,可用于智慧警务、智慧文旅、智慧康养、智慧工厂等领域,进一步展现“成都造”风采。

零售机器人售卖忙

复杂环境下自由穿梭

走、停、转弯……在东郊记忆成都舞台区域,由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零售机器人基于“类人感知”算法框架,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中有序穿梭,不时有游客停下来观察研究这一机器人,根据屏幕指示购买产品。

“两天时间,这台零售机器人已经售卖了几百单。”越凡创新技术支持工程师邓全国表示。据介绍,智慧零售机器人拥有独特的高效交互优势,可携带大量商品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商品和信息的推广服务。

“这是不是商业楼里的配送机器人?”在现场,有游客指着越凡创新带来的另一款机器人产品询问,邓全国马上回应,“对,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末端配送机器人。”本次活动中,越凡创新还带来了能够在楼宇中自主通行的末端配送机器人“SENDBOT 享递”,可帮助用户配送咖啡、奶茶、餐食、快递等各种物品,解决楼宇垂直“100米”配送需求,“目前,‘享递’配送机器人已在包括华润大厦、银泰in99、成华科技大厦、OCG国际中心在内的知名楼宇落地,这也是游客感觉眼熟的原因。”

探索更多应用新场景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东郊记忆曾是成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成都造’机器人在这里亮相展示了传统工业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提及在东郊记忆落地本次活动的原因,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当前,成都深入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一号工程”,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并将其纳入3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成都以天府新区、高新区、成华区等为主要承载地,聚集了卡诺普、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重点企业,拥有四川省智能服务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近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了从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未来三年,成都将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软硬协同、生态培育,以技术攻关、产品迭代、场景落地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机器人自主化进程。力争到2026年,建成全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示范应用新高地。

下一步,成都将继续以拼经济、搞建设的势头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力度,后续将推出常态机制,让“成都造”机器人走进景区、园区、学校、社区、家庭等,积极探索各类型机器人产品与广阔城市场景的融合互动,为人们提供更多服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供图

--> 2024-10-07 李艳玲 1 1 成都日报 c139323.html 1 在老工业遗址感受科技新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