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服务真是一大福利,让我们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说起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推出的家庭病床服务,居民吴大爷赞不绝口。
家庭病床服务是一种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简单说就像把病床搬到了患者家中,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院病房的医护服务。这种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患者家中,专业医护团队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及特殊人群多样化的医疗需求,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与方式,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足不出户在家“住院”
医护团队定期上门服务
家庭病床服务涵盖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多个维度。具体包括上门体检、病情监测、药物指导、康复训练、心理慰藉及健康咨询等。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在家中也能获得专业、全面的医疗服务。
以吴大爷为例,他和老伴居住在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某小区,距离最近的医院约2公里。由于老伴腿脚不便并患有多种慢性病,所住小区未安装电梯,每次就医都困难重重。自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家庭病床服务后,吴大爷立马就申请了。中心医护人员综合评估其符合建床标准后,第一时间为吴大爷建立了家庭病床。按照家庭病床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吴大爷及老伴进行体检、治疗及康复训练,使老两口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相当于在家里面‘住院’,还有医生定期来看我,实在太方便了!”
同样受益的还有87岁的张大爷,他被膀胱结石困扰多年,在中心外科行膀胱结石切开取石后留置尿管及膀胱造瘘管引流。出院后,张大爷身上的尿管及引流管需要定期维护,但他所住小区未安装电梯,就医不方便。经过沟通,张大爷申请了家庭病床服务,从此,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张大爷进行尿管及膀胱造瘘管护理,“感谢国家惠民政策及医院的医生护士,让我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张大爷说。
患者不动医生动
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在家如在医院
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以家庭为治疗护理场所,医护人员主动上门,为患者提供检查、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患者不动医生动”,这种模式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及多类特殊人员多样化、差异化的就医需求,让患者在家中即可享受到医院级别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为了确保家庭病床服务顺利开展,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精心优化调整。一方面,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康复科、儿科、护理、药学等专业团队,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便携式医疗设备和先进技术,确保患者在家中就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通过合理调配内部资源,保障家庭病床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实保障家庭病床患者安全,中心制定了严格的家庭病床相关准入方案和服务要求,采用信息化精准管床模式,医务、护理、院感、药学等部门定期进行质控,让家庭病床患者享受到与医院住院同等的服务质量。
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有利于病情康复和心理健康维护
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成都北大门,肩负着金牛区沙河源、凤凰山两个街道的基本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重任。辖区总核定公共卫生人口数达12.6万,医疗服务覆盖金牛区北部、新都区大丰、郫都区安靖片区,辐射30余万人口。与新兴社区相比,中心所辖老城区居民老龄化特征更为显著,对适老化生活及医疗有着迫切需求。
自今年6月推出家庭病床服务以来,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建立约60张家庭病床,患者受益情况十分显著。众多原本需频繁往返医院的患者,如今在家中即可接受医疗服务,大大减轻了身体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家庭病床服务还为患者节省了交通、食宿等费用,显著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患者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治疗,更有利于病情康复和心理健康维护。
“家庭病床服务本身就是对本区老龄化社会服务实际需求的一种回应,我们会继续深化家庭病床服务体系建设,持之以恒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真正做到创新模式的同时,也让服务水平得到提升,让群众能享受到更多优质便捷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彭翼/文 图据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