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市上下协同、市区两级联动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成都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走访服务。截至9月底,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1.99万户,已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超8000个,正在办理3500余个
●“蓉易见·民企会客厅”已举行7期,办理回应企业诉求建议131件;首场“成都政策直通车·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启,此后每月定期举行;组建“税务专家”团队落实“一对一”问需问计,持续推出政策解读、在线答疑……避免“运动式”“一阵风”,“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将成为一项长久坚持的工作
下个月,珠海航展就将拉开帷幕,但四川巽飞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错过了参展报名时间。青羊航空新城管委会联系沟通后,主办方同意了巽飞航空公司的参展申请。
这是企业遇到的个体问题、暂时障碍,通过及时解决,便能各个击破。
上个月,成都举行了一场氢气制备—加注—应用供需对接会,近30家氢企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制氢端”“加氢端”和“用氢端”建立起了联系。
这是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共同心愿,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以点及面。
企业发展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削弱了市场发展信心,影响着经济建设成效。
从问题出发,9月2日,成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
一个多月来,员工上班路上坏掉的红绿灯修好了,阻碍企业扩产的电线杆移走了,出海之路打通了,想要得到的场景找到了,期盼已久的融资到位了,同一条链上从未见过的企业见面了,同一栋楼里互不相识的“邻居”牵手了……
大大小小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企业多了信心,发展添了动力。
迈出脚步 方法用起来
成都三环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陶瓷电容器等高精尖科技研发、生产,公司渴望人才也缺少人才。金牛高新园区管委会相关人员在听完企业诉求后,现场表态:“我们可以联合区人才办和其他政府机关平台,帮你们在高校或机构做宣传,还可以用园区自己的公众号广发招聘令。正好,我们上一轮‘蓉漂’进校园活动收集了一大批专业对口的人才简历,肯定用得上!”
眼看人才缺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三环科技办公室主任刘晶感觉下一步扩大产能“稳了”。
莱普科技全国总部暨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承担了国家研发项目,必须在12月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但在项目北侧,一条蒸汽管道对施工产生了影响。莱普科技迫切希望将其尽快下埋。
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赓即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街道及中电国际等相关企业,6次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迁改方案,上门协调沿线企业施工时统一停汽。不到1个月,蒸汽管道下沉施工完成了。
彭州天府中药城管委会通过网格巡察发现,横穿牡丹大道的涵洞入口处有较多积水和漂浮物,影响了附近企业员工进出。鉴于该问题可能来自下游管网堵塞,而管护问题又涉及多个单位,经彭州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向上汇报后,提级调度启动了,属地镇街和国经公司也加入了进来。3天后,问题解决了。
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统筹办,重大问题提级办,为的都是较真逗硬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发现问题,迈开脚步“进万企”,把办公室“搬出”机关、“搬向”基层、“搬到”一线,便能听得更清楚、看得更明白、聚焦更精准。
按照全市上下协同、市区两级联动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成都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走访服务。截至9月底,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1.99万户,已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超8000个,正在办理3500余个。
着眼长远 机制建起来
“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坚决避免‘运动式’‘一阵风’。”专题会议上,成都对“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定了调。
“走出去”只是出海第一步,如何获取更多订单?怎样对接上下游企业一起出海?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许多疑问。
成都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处处长吴晓星了解后当即表示,境内外国际展会是企业获取订单的重要渠道,“正巧,11月成都要在乌兹别克斯坦和格鲁吉亚开展经贸促进活动,我们也计划邀请你们。我们正准备发动协会、相关处室,引荐更多通威这样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你们对接。”
这不是市商务局第一次邀请企业出海,据统计,已有250余家企业在市商务局的精心组织下,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举办市场供需暨订单签约活动。
9月29日,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交通运输局举办了“蓉易见·民企会客厅”低空经济专场,一问一答间,16家民营企业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畅聊开来。
“这次会议对我们的问题直接予以答复,让我们感到很安心。”中科灵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志远表示,“蓉易见”是一个起点,相信未来政企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
这不是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次举办“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截至目前,前7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共收集到155件企业诉求建议,目前已办理回应131件,24件已转交相关部门办理中。
如何让企业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政策?9月3日,首场“成都政策直通车·系列新闻发布会”开启,此后,这样的系列发布会每月都将定期举行,政策定期发布机制也由此建立。
如何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金牛区税务局组建了“税务专家”团队落实“一对一”问需问计,畅通对外咨询电话、征纳互动平台、“问办一体”等渠道,持续推出“郭达直播间”政策解读、在线答疑系列栏目。
如何保障产业化过程中企业所需的现金流?成都农商银行专门设立了3家实体专营的一级支行,在机制体制、考核策略和政策资源方面对实体客户金融服务进行优化。
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不限于一式,既要解决现在已经存在的问题,也要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更不限于一时,既在当下“立说立行”,也将成为一项长久坚持的工作。
铆足干劲 信心强起来
9月25日,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全面封顶,生产线从开工到封顶仅用了183天。
京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得益于成都的贴心服务,“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由10多人组成的‘服务专班’就‘一对一’提供全方位服务,遇到问题随时现场解决。”
该项目计划2026年5月产品点亮,2026年10月实现量产,2029年满产。项目投产后,成都将成为全国最大柔性面板生产基地。
国庆期间,成都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产线高效运转。玉能科技副总经理罗涛表示,“目前一期生产线保持满产状态,日产锂电池10万块。”
但此前,罗涛曾为300万元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犯了愁。幸好,成都市经信局对口联系简阳的服务专班,市县两级联动,带着金融机构上门走访,为玉能科技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便捷的融资解决方案,将资金缺口堵住了。
“本月我们将启动二期生产线扩产提能建设,新生产线计划日产锂电池10万块,预计年底投入生产。”罗涛信心满满。
国庆假期后第二天,川开电气1000多名员工全员到岗投入生产,20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
但就在上个月,一组10kV的高压线成为公司扩大产能的“绊脚石”。在得知川开电气的烦恼后,双流经开区管委会联动相关部门来到公司进行实地踏勘。上月底,电线杆“搬了家”。
“从9月起,我们的月产能较之前提高了一倍,目前产能在3亿元左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姬广辉说,“今年整个新能源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加上我们新能源产品的布局,预计全年产值规模在30亿元左右。”
同一天,一列满载TCL新品Mini LED电视的成都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成都集装箱中心站,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舒永君舒了一口气。
一个月前,舒永君还在为新品出海担心,“我们推出的新品非常受欢迎,接下来的3个月,我们的发运需求将达到最高峰,希望港区在班列开行和协调组织上,能够给予充分地保障……”
面对TCL的迫切需求,成都国际铁路港迅速响应,提前协调多方供箱路径,提前规划发运计划,随时盯控每列班列的资料提供情况。
无论在热火朝天的项目现场,还是忙碌有序的产业线上,或者热辣滚烫的出海路上,处处都是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奋战一百天、决胜四季度,有了更为具象的模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