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遇到政府各类通知信息多、发布渠道分散、政策不易找或知晓不及时怎么办?遇到诉求解决慢、市场拓展难等问题时又该如何寻求帮助?
在成都经开区,一款基于“服务专员”机制的App应运而生。“为了解决企业诉求,我们在成都市‘蓉易+’品牌指引下探索建设了‘云数字园区’App,打造面向工业企业的‘政企OA’系统。”成都经开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以数字赋能推动营商环境再造升级,让“一网通享”惠及更多企业。据悉,“云数字园区”上线以来,已发布通知610条、政策信息539项,收集表单106个、产品供需对接清单368个,回应企业诉求600件,有效提升了“空气型”政府服务质效。
政务信息集中发布
打通企业政策申报“最后一公里”
“你看,这个政策一出来,我们马上就看到了,随即按要求填写申报,目前流程已经走完了,非常方便。”10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经开区的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技术研发部技术员高银向记者展示了在她手机里经常使用的一个App——“云数字园区”,页面正在显示的,是四川发布的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退回App首页,通知公告、政策管家、供需对接、我的诉求、联系政府、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板块一应俱全,可实现“通知一键触达、政策一键申报、供应链一键搜索、问题一键反映、信息一键整理”等功能。
“‘云数字园区’非常方便,就拿信息发布来说,以前可能各个部门都有需要通知的政策信息,但比较零散,有了这个App后,信息都汇总了起来,也不容易遗漏。”高银说,企业已经享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去年底申请的2023年新材料首批次市场化应用补助项目目前已经通过公示,最高可以拿到300万元的资金补贴。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在接入“天府蓉易享”政策数据的基础上,补充了从龙泉驿区级部门向上转报的政策申报通知业务功能,向企业明确资料报送时间、地点、份数等具体要求,有效打通政策申报“最后一公里”堵点问题。
助力申报资质及资金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随后,记者来到同样位于成都经开区的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行政外联王姗姗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公司申报的2023年度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已经通过,10万元的奖励资金已经到账,给公司下一步发展注入了动力。2024年度培育高精尖特企业奖励项目也已通过公示,到了资金下发阶段,可以得到300万元的资金支持。”王姗姗说,这也是“云数字园区”的功劳。
“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上面的项目申报功能,大概分为资质申报和资金申报。”王姗姗介绍,公司已经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四川省绿色工厂、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供应商、第一批成都市工业精品等。
而“云数字园区”的功能远不止于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供需清单收集和大数据收集等方式汇聚了成都经开区内全部规上企业和区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企业产品信息、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企业可通过平台寻找意向合作伙伴。”成都经开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数字化转型是制造型企业当前的“必答题”,也是企业抢占价值链高端、创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记者看到,在“云数字园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板块,聚焦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平台对症设置“政策文件”“资源池”“应用案例”内容,推动企业转型“一触可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