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获奖名单正式出炉。经过评委会严格公正评议,8篇优秀作品获得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其中,散文4篇,诗歌2篇,文艺评论2篇。另外,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特别设置了杰出贡献奖,共有10位多年来对天府文化深耕细作的作家及新闻人获奖。
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由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宣传部与成都日报合作策划设立,设置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三个类别。自活动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纷纷积极投稿参与,共同促成了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的绚烂绽放。
在本次活动中,优秀的投稿作品不胜枚举,如何才能优中选优?评委会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表示,在散文作品方面,入围终评的散文作品立足于成都的历史文脉书写成都,各具特色,水准较高,竞争很激烈,“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会严格把关,筛选出了真正能够代表当代文学水平、反映成都城市文化的优秀作品。”
在文艺评论作品方面,李明泉认为,文艺评论以专业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去评论为佳,不应该局限在评论作品本身,而应该超越作品,写出一般读者没有发现、值得读者把握的内容。同时,评论家还应该通过评论,倡导具有家国情怀的文学艺术创作,引导作家、艺术家关注社会现实,回望历史。在李明泉看来,此次获奖的文艺评论达到了这些要求,视角独到,内容引人深思。
在诗歌作品方面,评委会成员、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省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蒋蓝表示,在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征稿期间,诗歌类型来稿颇多,竞争非常激烈。“例如,诗人凸凹的作品围绕东安湖、东安阁进行创作,不仅展现了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彰显了成都大运会的青春风采以及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李铣、葛筱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天府文化的情怀。”蒋蓝说,“评委会在众多的来稿中,反复研读,细致比较,最终的获奖作品充分展示了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以“城市气质与人文气质”为主题,围绕成都历史、天府文化、城市文明、城市发展、锦江区历史文化等关键词,面向全球华语作者公开征稿,旨在纪念李劼人的杰出贡献,以文学的力量,更好地铭刻、记录和创新表达李劼人文化IP,进一步挖掘城市历史,彰显天府文化魅力。据悉,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颁奖典礼将于10月18日举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