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0月16日

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张仁枫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重要实践成果。新时代新征程,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民营企业全方位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既是基于现有成就的改革实践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目标。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经过4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企业治理主体权责进一步厘清,经理层行权履职依法得以保障,企业经营决策效率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逐渐走向成熟定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制度建设上的创新与实践,也为全球企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一是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现代企业制度,彰显了中国特色企业制度优势。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和独特优势。与西方企业制度相比,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的领导地位被明确且被赋予重要角色。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同时,通过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有效监督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这种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使得中国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能够迅速作出决策,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二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显著提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引入和深化,中国企业逐渐建立起了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显著提高,公司治理结构得以完善,促进了企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分明、相互制衡。通过引入独立董事、设立专业委员会,董事会能够更加独立、专业地履行职责,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为的监督作用,确保公司运营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注重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

三是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履行,成功塑造了中国企业良好品牌形象,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导向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塑造品牌形象,开展品牌文化建设,塑造、完善和提升企业形象,强化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认可;提升员工认同感,激励员工在共同的企业文化熏陶下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遵循法律法规,约束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包括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需求;企业通过推动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公益事业等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的多重目标;通过构建责任生态系统,以企业行动为主体,激发商业力量投入公共议题的内生动力,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发展。

四是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功促进了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优化。这一举措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还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和创新力。同时,产权的多元化也有效地分散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了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成效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路径

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必须在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找准问题,比如,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通过改革举措积极应对。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技术创新挑战等外部环境的考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因此,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为实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核心目标,必须围绕健全党组织全面融入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有企业监管以及强化制度供给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入改革。

健全党组织全面融入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在于党的领导。在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要加强党组织建设,确保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要进一步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党的意志和主张在公司治理中得到全面贯彻和体现;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方式,实现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有效嵌入,确保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要注重培养选拔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要积极探索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等非公资本,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鼓励国有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积极引入非公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活力;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经营管理人员实施市场化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此外,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改革能够平稳有序进行。

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加强监管是保障企业规范运作的重要手段。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监管。同时,要强化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忠实履行职责。政府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严惩,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还应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强化制度供给。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和明确的制度指引。因此,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制度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制度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三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的实现方式与保障机制研究”(18CDJ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10-16 1 1 成都日报 c139710.html 1 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