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蔡宇)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即将出台新政策。记者17日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成都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建议。
记者梳理发现,该政策以深入推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建圈强链为目的,在药械研发创新、临床研究质效等多个方面,提出金额不等的具体激励,以此加快形成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药械研发创新方面,创新药首当其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对1类创新药,完成临床前研究、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的,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700万元奖励,对其中仅需完成早期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的品种,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400万元、700万元奖励,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并首次取得药品注册证再给予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亿元。
支持改良型新药研发。对2类改良型新药,完成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的,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10%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300万元奖励,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并首次取得药品注册证再给予1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2000万元。
支持第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对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按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或优先审批程序的,最高奖励金额再提高2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
支持第二类医疗器械研发。对纳入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或优先审批程序,并首次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不含诊断试剂及设备零部件),按研发投入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