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就是要通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提质园区基础设施、公服配套、风貌形象,推动实现“特色立园”;通过赋政策之能、科技之能、管理之能,增服务效率、要素效用、产出效益,推动实现“企业满园”。
曹立军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着力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园区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要注重精准定位、特色发展,优化园区整体布局。聚焦“3+22+N”园区发展体系布局,结合各地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国家级园区要示范引领、省级园区要竞进争先、市级园区要突出特色,有效引导优势资源和优质企业向符合产业布局的园区集聚。要注重圈链融合、集群发展,提升园区规模能级。持续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聚焦优势突出、成长性好的重点领域,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基础,紧扣“镇园之宝”抓龙头,聚焦“有根企业”重培育,深化协作配套强链条,积极前瞻布局育新机,引进培育百亿项目、千亿企业、万亿集群,努力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要注重产研联动、创新发展,激发园区澎湃动能。坚持将创新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成都科创生态岛为核心的园区创新体系,鼓励园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全力促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要注重环境优化、舒心发展,增强园区保障能力。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定期举办“‘蓉易见·民企会客厅’进园区”活动,推动现场解决企业个性问题、专题研究解决企业共性问题,同时筑牢基础设施“硬支撑”,做好金融、法律等“软服务”,统筹当前和长远做好土地、能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让园区生产服务更优质、生活配套更便利、生态环境更优美。要注重改革赋能、高效发展,提高园区运营水平。坚持集中精简、灵活高效的原则,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园区“管理机构+运营公司+N”管理模式,加快构建“小而精”的管理机构和“大而专”的运营公司,锻造高素质队伍,推动园区减负扩权,在管理效能和市场效率上实现有机融合,在功能发挥和激励效应上实现叠加放大。
曹立军指出,要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全力确保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实绩实效。市“立园满园”行动工作机制要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职责,各区(市)县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市级相关部门要深入一线、靠前服务,齐心协力为园区发展解难题、办实事。各园区党工委、管委会要在全国全省园区中找坐标、争位次,明确时间表、施工图,推动园区年年都有新变化、年年都上新台阶。要坚持“亩均论英雄”“实绩比高低”的导向,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梯次支撑的良好态势。
部分省直部门、中央驻川机构和在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区(市)县负责同志,链主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媒体机构、产业服务中介机构等方面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