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0月25日

园区兴则产业兴 园区强则经济强

——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参会人员参观科创生态岛

“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产业集群提能级攻坚、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10月24日,在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四川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燕丹妮写下这几行字,并在每句话开头做了重点标记。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企业的集聚,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会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党支部书记、秘书长赵达对“产业园区”有了更深的感触。

与此同时,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成都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负责人苏非在会议室外拿出手机,翻着通讯录,给企业会员们发去大会上释放的利好消息。

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成为会场内外的广泛共识。

使命责任在肩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支撑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新区发展关键看内涵,要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在高水平规划前提下,关键要扎扎实实把产业链供应链搞起来,走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发展,多次深入各地经开区、高新区和城市新区考察调研,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园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着眼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明确部署“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竞相成长”。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又对深化新区开发区综合改革作出专门部署,释放了支持园区优化提升的强烈信号。

上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给予成都“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定位。肩负使命职责,成都还需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的天然集聚地。如何将战略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效益是我市产业园区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做好“五个发展”

打好园区高质量发展主动仗攻坚仗

产业园区是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践开放改革创新、提升城市风貌水平的试验田、先导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目前,成都高新区居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6,2023年贡献了全市14.5%的经济总量;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力引育“镇园之宝”,形成了千亿级轨道交通、百亿级卫星互联网等产业集群;锦江白鹭湾科技生态园引进战略投资方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打造蓉深合作示范园;温江深化“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打造整体联动融通的政务服务模式……

但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成都亟须明确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的思路,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坚决打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仗攻坚仗。

如何推进实施?

大会提出,注重精准定位、特色发展,优化园区整体布局;注重圈链融合、集群发展,提升园区规模能级;注重产研联动、创新发展,激发园区澎湃动能;注重环境优化、舒心发展,增强园区保障能力;注重改革赋能、高效发展,提高园区运营水平。

会后,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会议内容。“导向很清楚,会议很务实!”秦向东表示,这次大会让企业看到了发展的信心,企业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整座城市都在为之努力。

“在资金供给上,要加大市级‘重产+科创’基金服务产业园区的力度,逐步实现‘一园区、一基金’或‘一主攻产业、一基金’。”会上释放出的这个消息让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商务总监王登明很是兴奋,他认为这对企业发展很关键,充分的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会让企业更容易扎根。

“舒心发展”是众多企业的关注点,作为服务保障方,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成都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负责人苏非说,“对于园区内的存量企业,我们将提供从注册到日常运营的全方位支持,确保企业在园区内扎根成长。同时,针对企业在市场开拓、产业链对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平台将提供经过筛选的、精准的、优质的中小企业服务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找准着力重点

聚焦立园满园落实“五大攻坚任务”

围绕开展“立园满园”行动,成都部署了园区优化强承载、产业集群提能级、科技创新促转化、扩权赋能增活力、尊商重商优环境“五大攻坚任务”。

如何将“五大攻坚任务”落到实处?

天府锦城实验室是四川首批四个天府实验室之一,谈到实验室如何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执行主任万翔表示,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自2022年11月揭牌以来,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与代谢、神经性疾病三大领域,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致力于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也就是说,我们既发力从0到1的基础研究布局,也要打通从1到10的成果转化瓶颈,构建起完整的科技创新生态链。”

“通过这次大会,我感受到成都市委市政府对于促进经济、促进园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很大的智慧与决心,这让我们民营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四川金沙人才集团总经理张帅认为,人才是每一个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所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在赋能产业园区发展。面对当下人力资源服务相对同质化的市场环境,需要各人力资源机构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针对不同行业的产业园区,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赋能企业业务发展为视角,结合人力资源数字化创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更具效能的人力资源服务。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园区就是创未来!”受邀参会的华西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督察长轻舟表示,大消费、电子信息、健康、生物医药是成都的强项产业。“目前,华西基金重点关注此类领域的上市公司,这也与成都市产业优势十分吻合。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机构更倾向于挖掘具备园区内增长潜力大、价值被低估的企业。作为四川首家公募基金,接下来我们将深耕四川,进一步支持四川省、成都市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精选投资成都优质的上市公司。”

会议形式特别

感受支持园区优化提升的强烈信号

本次会议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上午进行现场观摩,下午召开工作会议,既对全市园区工作进行大检阅、大交流,也对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进行总动员、总部署。

翻开本次参会者名册,不仅包括部分省级部门、中央驻川机构和在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负责同志,链主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媒体机构、产业服务中介机构等方面代表也纷纷在列。

“这是一种很好的会议形式,可以明显感觉到成都汇集各方力量抓园区建设的决心。”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丹表示,“一方面,现场观摩可以增强实际感受,在了解的基础上去决策,会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会议集合了产业上下游、左右岸,产业全链条的参与将更为快速地推动发展。”

“当前国家启动新一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这是一次推动全省开发区重组空间、重塑产业、重构制度的重大机遇。”“期待成都把握时势机遇,奋力开创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设更多专业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成都市的产业园区转化落地。”

本次大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也作了指导讲话,纷纷表示支持成都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对此,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世海感触颇深,“作为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深知企业和园区之间的紧密关系。”邓世海说,“大会上,省级部门对成都的支持让我们信心更足了!在进一步了解了省上部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成都肩负的责任使命。作为身处成都的企业,我们有压力,但更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信心,这份信心是城市给予我们的,也让我们愿意与城市共奋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喆

--> 2024-10-25 吴喆 ——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1 1 成都日报 c140177.html 1 园区兴则产业兴 园区强则经济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