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0月30日

市人社局:发挥数据“聚通用”优势 惠民利民服务跑出“加速度”

“没想到现在办理退休这么方便,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手续,真是省时省力!”“以前在成都治疗工伤需要自己先垫钱,再回到重庆办理报销,来回跑、周期长、花费多,现在方便多了!”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社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工作桩桩件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成都市人社局大力推进智慧人社体系建设,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建成人社智慧治理体系,全市人社系统的经办服务能力、智能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全域联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汇聚超600亿条“数据海” 健全智慧人社架构体系

数据资源是“智慧人社”建设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市人社局以成都人社智慧治理中心为枢纽,创新应用数据和智能“两大引擎”,打造业务、综合、大数据“三类主题”,推进数据、业务、智力、生态“四维融合”,实现智惠群众、智能治理、智联业务、智控风险的智慧场景应用,探索打造“汇数成海、以数转型、用数赋能、因数发展”的智慧人社新局面,以“数智”推进智慧蓉城人社行业创新应用。

“对内全面打通28个人社内部业务系统,对外打通45个部、省、市各业务领域和市级部门的‘数据河’,内外贯通成‘数据湖’,全量汇聚形成超600亿条数据的‘数据海’,以集中汇数夯实了智慧人社数据基础。”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智慧人社,积极与市级部门、区(市)县共享平台载体和数据信息,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政府公共服务。

在共享载体方面,依托惠民惠农社保卡“一卡通”平台,对16个市级部门159个补贴项目资金进行集中发放,并通过业务规则校验和跨部门数据比对,对不符合发放条件的进行精准拦截。今年以来,为近324万人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资金超50亿元;为市场监督部门提供城市信用核验超700万次。

在共享数据方面,今年为公安、教育、住建等42个市(区)级部门提供数据服务2.2亿次,用于积分入户、随迁子女入学、市场主体信用评估、低收入人群核验、保障性住房资格认定等业务办理。

同时,向市城运中心实时上报养老保险登记人数、就业困难认定人数等7项人社数据超千次,构建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劳动关系、人才服务、人事服务6大类共159项人社体征指标体系,实现人社运行数字体征预警监测。

打通“数据壁垒” 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之前听老友说办理退休需要跑社保、医保、公积金三个部门重复提交材料才能办好,现在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办,真是太方便了。”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政务服务中心“退休一件事窗口”,一次性办理完退休手续的曾先生高兴地说。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提供更加便捷、更富效率、更有温度的经办服务,市人社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会同相关部门,通过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归并材料表单、优化服务流程、部门并联审批、结果一体反馈等方式,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通“数据壁垒”,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容易。

以成都社保服务领域为例,线上通过“一网、一端、一机”经办模式,实现216项服务事项“网上办”、59项高频事项“掌上办”、42项服务事项“自助办”,线上服务量占比近九成,全面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段全天候;线下实行“受办一体”“受审分离”“一件事一次办”模式,精简办事材料、优化经办流程、深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实现全市社保经办服务线上线下同质同效、窗口业务办理平均提速67%。“以往需要本人到窗口办理的社保关系转移等业务如今可以通过‘智慧人社’App或公众号直接申请办理。2023年网办事项5184万个,占全省人社政务服务总量的50%以上。”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政务服务一小步,便民惠企一大步。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实现174项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111项实现“即办即结”,25个惠企政策申报事项全部集成进入“蓉易享”平台,其中免申即享3项。从跨区域、跨领域办到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从“跨省通办”到“全程网办”;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切实增强群众办事舒适感、获得感。

“今年我们还完善了全市统一的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和人才认定系统,将参保、学历等数据信息融合贯通,进一步便利群众办事,并持续从规范化‘管’、智能化‘办’、智慧化‘享’三个方面入手,丰富多维运用场景,在服务人才、赋能企业、辅助决策方面进一步发挥‘智慧人社’的优势和作用,更好服务人才评价,助推企业产业能级提升,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利用数据赋能 提升人社智慧治理能力

“我是在找工作过程中了解到‘锦江就业超市’平台,当时填写了信息后没想到很快就收到面试邀请,目前已经顺利入职了。”家住锦江区牛市口街道的张先生介绍,“以前找工作各种信息太杂乱,现在通过‘锦江就业超市’,不仅手机上就能实时了解岗位信息,还能根据求职者的需求精准地推送岗位,这种找工作的方式智能、快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锦江就业超市”是成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更加便捷精准、智慧高效,对全市重点就业工作开展实时监测、分析研判、统筹调度,市人社局还创新打造了成都市智慧就业平台。

“智慧就业平台整体构架为‘一舱五图’,‘一舱’是智慧就业驾驶舱,展示了从业人员数、城镇新增就业数等6项就业核心指标,各区(市)县重要目标任务推进序时进度,以及就失业监测的4个主要指标趋势变化情况和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情况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五图”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就业服务五大应用场景,各区(市)县、街道、社区均可登录系统查看本区域相关工作情况,初步实现了经办事项的延伸下沉和全程闭环。

比如,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立服务时光轴,形成“一人一像”,包括回访时间、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培训推荐、就业见习等内容,全链条追踪就业综合帮扶及政策帮扶的服务成效,实现政策、服务、岗位精准匹配。

为了让数据更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推动城市治理变“智理”,市人社局基于汇数成果,以国家级人社智慧治理标准化试点为抓手,围绕6个业务领域、4大标准化体系、N个智慧化场景,以“人社智慧治理中心”为载体,构建“641N”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技术思路。截至目前,形成人社数据资产目录85个、贯标203项,治理形成超百亿条标准数据资产,以规范治数奠定了智慧场景应用的基础。

刘飞/文 市人社局供图

--> 2024-10-30 1 1 成都日报 c140341.html 1 市人社局:发挥数据“聚通用”优势 惠民利民服务跑出“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