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0月30日

增强园区保障能力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让园区企业舒心发展

常晓鸣 张钰丹

优化提升产业园区的营商环境,归根到底是要树立尊商重商的风气氛围,以为企业着想、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为使命,推动园区内外企业之间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全面融通,构建园区企业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发展新生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与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在园区发展中筑牢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着力点的改革思路,以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为取向,牢牢把握“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主题主线,全力建设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城市营商环境高地。

做好加法,把企业获得感作为最大的营商环境。产业园区集聚效应的发挥,关键在于园区企业之间相互关联、协同共进。第一时间收集和梳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形成良好的政企信息反馈机制,对企业是否拥有成就感、获得感至关重要。要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采取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走访服务,听取企业真实的声音,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诉求,通过个性问题现场办理、难点问题提级办理、跨部门问题转办协办督办等方式,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要定期开展“‘蓉易见·民企会客厅’进园区”活动,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诉求服务平台、线下常态化举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主动听取和回应民营企业诉求问题。要完善企业问题诉求直报办理“啄木鸟”机制,将线上线下收集的企业诉求通过民营企业诉求服务平台转办至办理单位,要求办理单位按时办结,并向企业反馈办理结果,定期对办理单位的诉求办结率、办结周期等进行通报,力求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全力打造“收集—办理—反馈—问效”工作合力和落实闭环。

做好减法,把提升园区发展质效作为主攻方向。对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降低综合成本、优化要素供给、提升生产效能。要着眼中长期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强化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和规划支撑,将全市重大招引项目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分级预警,分类分批做好项目策划储备,推动形成“长短结合”的项目建设规划新机制。要聚焦企业普遍关注的要素供给、创新支撑、融资需求等领域,建立健全规划、交通、产业等信息“一张图”服务,打造“一图尽览、一键智选、一触即得”的政企合作服务新模式。要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支撑,尽快上线城市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并发布金融、交通、产业等公共数据产品,创新搭建省市重点项目和N个区域性、行业性项目“1+N”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要围绕状态更新实时化、监测预警智慧化、问题处置协同化目标,搭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调度平台,完善“线上+线下”“行业+综合”协调机制,推动企业降低水电费、拿地成本、用工成本等显性成本,全力提速化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难点。

做好乘法,推动企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营商环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聚积新能量。要树立企业友好、企业家友好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中国式企业家精神,通过持续推动服务流程创新和治理模式变革,让政策红利惠及产业链条中各环节各个主体,为企业家在蓉发展增强投资信心、创造更多机遇。要开展园区营商环境评价,更加注重政策实施实际成效和企业主体的实际感受,创新实施“局长走流程”,促进园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要全面推进产业生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在提供更加便利化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叠加精准、个性、衍生和智慧四类服务,优化服务模式,畅通政务环境与要素环境流通渠道,出台本地各级涉企服务的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要筑牢基础设施“硬支撑”,做好金融、法律等“软服务”,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做好土地、能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商业规模应用,推动“政策跟着产业走、服务围着产业转”,让园区生产服务更优质、生活配套更便利、生态环境更优美。

(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2024-10-30 增强园区保障能力 1 1 成都日报 c140360.html 1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让园区企业舒心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