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赵子君) 11月1日,第六期“互动教育”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举行,本期“互动教育”对话会聚焦中考,围绕“你期待怎样的中考?——从育分到育人,为成长赋能”的主题展开。
教育领域专家、教育管理者、家长、教师、学生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双减”政策下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备考负担,凸显中考“减负提质增效”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推动教育理念从“育分”走向“育人”的转换,引导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轻松的对话中,大家纷纷给出精彩观点,引发思考。
“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初中学生存在思维模式化、浅表化,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功利化等问题。”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赵琳认为,教研上应加强高初中互通、搭建初高中教师的交流互鉴平台,并在命题中打破刷题套路,凸显跨学科思维的价值,“以考促教,让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育人方式的变革做出更加积极的探索。”
“我希望题目能更新颖、更灵活,比如,文科题目能不能增设开放性问题,让我们有机会表达个人观点;理科题目是否可以引入新定义,让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即将参加中考的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天环校区初三4班学生彭诗扬希望中考题目能更贴近生活,让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看到更多学科融合的题目,涵盖音乐、美术等,能全面考查我们的综合素养。”
“中考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确立目标后去努力达成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找寻到自己的兴趣和成长方向。良好的心态比抢时间更有效。”家长代表文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