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1月03日

Z世代、动漫游戏与消费新业态

以二次元为立意的广州动漫星城在二次元基础上发展了多样化的业态

成都天府红购物中心的二次元文化气氛扑面而来

2023年底北京王府井喜悦开业

16岁的小齐又一次来到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并且在“谷子店”门口拍了个自拍,这是她喜欢溜达的地方。购物中心的地下第二层宛如一个“超自然”的奇妙世界——来这里的年轻人,有身着可爱的定制服装和装备的,也有玩Cosplay将自己打扮成喜欢的动漫角色的,整个环境看上去十分炫酷。

这里的商店卖的商品也有些与众不同,其中有很多是动漫主题的小物件和玩具,商场中心处有一个销售徽章、卡片、丙烯酸塑料人像以及各种各样怀旧商品的市场,人气火爆。

所谓的“谷子店”,指的是销售二次元周边产品的店铺(“谷子”一词来自于英文goods,即“商品”的音译,涵盖种类十分广泛,囊括钥匙扣、挂件、卡片、拍立得、玩偶等产品,可以广义地界定为漫画、动漫、游戏等IP作品的衍生产品)。“谷子”通常设计逼真、包装精美,有时候还会以盲盒的形式销售;“谷子”的玩家通常以年轻人为主,对于他们来说,购买“谷子”不仅仅是为了收藏,也体现了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个人对动漫文化的审美趣味,并通过收藏建立与动漫文本的情感链接。

动漫游戏衍生品的“生长力”

小齐说:“这里我常来,因为‘谷子店’会经常上新。”

作为“谷子店”的常客,小齐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商场里经常会有人找她合拍。她平时喜欢cosplay的扮相,化妆、戴假发、穿定制的动漫服装,形象设计仿照动漫作品“排球少年”排球部二传手角色孤爪研磨。伴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像“谷子”这样的动漫游戏文化衍生品迅速走红,拥有不小的市场。

一位姓薛的北京“谷子店”老板说,“这种趋势不仅在一线、二线城市流行,甚至波及到了三线城市。像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上海百联ZX创趣场店和潮流盒子·武汉X118,都已经做了场地改造,将整层甚至整个店都打造成卖类似产品的场所或文化空间。”

二次元用户的群体日趋庞大,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消费力量。援引《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一组数据,初步统计2023年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4.9亿人,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达1.2亿人。

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百联ZX创趣场是国内首座二次元商业体,现在已经成了“二次元打卡胜地”;从2022年下半年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仅宁波的各大商场里陆陆续续“长出”20家“谷子店”。在众多城市,百货商超里的售卖区域摇身一变,成为人气与消费火热的二次元专区。

根据上海市国资委的公开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数字显示:百联ZX创趣场销售额达3亿元,接待顾客950万人次,会员数20万人。转型二次元后,这家商场的客流量,最高时暴增了十倍左右;位于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上的“潮流盒子·武汉X118”是华中地区首个二次元主题商业Mall,改造后其营收较之前平均增长了32%。

位于成都天府广场的天府红购物中心,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人声鼎沸。打破传统百货商场以品牌为区隔的商业设计,“天府红”根据生活方式、兴趣圈层进行区域动能划分,二次元及文创为代表的体验业态占到商场业态的比重逾50%,吸引了新月阁、Angelic、Pretty、夏悟茶、海野渊等众多品牌入驻,陆续举办的动漫游戏市集和二次元活动吸引了众多Z世代人群前来打卡和消费。据主营动漫游戏周边商品的次元GO西部首店负责人介绍,其消费的受众群体相对小众,店内产品为目前主流IP,如《明日方舟》《崩坏:星穹铁道》等热门手游周边,消费主力群体以00后为主,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

Z世代文化消费的“购买力”

“酷乐潮玩”上海久光中心店是酷乐潮玩首家集市旗舰店,内部空间涵盖15个不同的兴趣主题小店,收纳了8000多种潮流“尖货”。

根据其创始人邬胜峰的设想,这家店将被打造成“购物中心里最热闹的地方,带有更强的社交属性,汇聚有趣的商品和有趣的人,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结伴来这里玩,感受赶集淘的乐趣,做超好玩的‘潮玩集市’”。这家店遵循的底层逻辑是将集市打造成Z世代的社交场,丰富年轻消费者的生活形态。

店里的空间设计划分为15个主题馆,品类涵盖年轻人生活的各方面,满足消费者全方面的需求,比如IP趣集地主题馆,Warbie、海绵宝宝等IP周边。在内容填充方面,店内不仅有基础的IP产品系列,盲盒潮玩类比重也更高。主题馆的人格化和戏剧性,增加了顾客来这里探索的趣味性:主题馆内的店员化身为NPC(non-player character,意为非玩家角色),主动与进店的消费者互动。

酷乐潮玩也将选品和消费者洞察力复制到线上,辐射更多的消费客群,打通线上线下的流量。酷乐潮玩小程序、社群和App在线上为品牌积累了流量池,采用私域叠加的方式,打通线下集市与线上门店的销售闭环。

早在2021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针对年轻群体发展文化消费新业态,积极开发适应‘95后’年轻一代消费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更多网红打卡点和标志性多元化消费平台,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Z世代享受着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带来的发展红利,在文化消费中表现出对情绪价值、品质文化的认同,青睐个性化的表达与自我彰显。上海宝德集团投资人兼总经理斯绍华认为,“相较于过去消费对产品实用性的强调,Z世代更偏爱产品对于情绪价值、文化趣味的缔结,倾向于寻找同一个‘圈子’。”Z世代的消费观念有着独特的需求,其显著的特点是对圈层文化的推崇与扩散。

正是契合了互联网的传播特质,快手、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建立起了庞大的关键意见消费者的资源库,实现文化趣缘的快速搜索和同类匹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认为,“各类文化产品向美而生、蓬勃发展,反映出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Z世代的消费,购买的正是产品身上的文化附加值、创意附加值、情感附加值。

袁瑞琴/文

--> 2024-11-03 袁瑞琴 1 1 成都日报 c140557.html 1 Z世代、动漫游戏与消费新业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