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1月07日

本报报道刊发后,职能部门发出通知

闲置、废弃充电桩正得到逐步治理

日前,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针对市区内电动汽车“僵尸”充电桩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刊发了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刊发后,引发各方关注,“僵尸”充电桩问题得到持续整改。

“新阵地蓉E充充电站的充电桩已经全部完成维修,可以正常充电了。”11月5日,有市民向党报热线962211打来电话进行了反馈。整改后的具体情况如何?当天,记者回访现场,实地探访整改成效。

针对“僵尸”充电桩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反应。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安全、高效和可持续运行,切实解决部分充电场站因长期失管且无法提供正常充电服务的问题,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于11月4日下发《关于开展成都市电动汽车“僵尸桩”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即日起对市域范围内的电动汽车“僵尸桩”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

《通知》初步明确了电动汽车“僵尸桩”的定义,即长期无人使用、无人管理、无人认领,且无法正常提供充电服务的电动汽车充电场桩,主要包括:因设备故障、老化等原因,已无法正常使用的充电桩;被非充电车辆长期占用,导致无法正常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桩;其他形式的闲置、废弃充电桩。根据《通知》,即日起至15日,各区(市)县将对充电设施进行自查,一旦发现“僵尸桩”,建立属地管理台账,进一步确定所属企业、所在位置和具体数量。

日前,在新阵地高尔夫俱乐部的蓉E充充电站,记者见证了“僵尸”充电桩从显示“故障”到设备在线的转变。16个充电桩全部恢复活力,曾经的“牛皮藓”广告已消失无踪。充电站内有新能源汽车正在充电,车主表示体验良好。

成都蓉源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文超解释了这一变化:“我们对充电桩进行了全面检修,更新了一部分充电桩的陈旧源部件,让它们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同步,还重新整机换了6台充电桩。”

该公司于上周积极开展整改工作,同步对成都市区域(大成都)公司权属的101座公用充电站、2589个充电枪口开展故障排查和实时监控,排查出41个枪口故障或离线,建立问题台账,整改销号,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此外,针对该充电站停车位积水问题,工作人员表示:“一旁桥梁上方导流管出现破损,下雨就会有水漏到地面,我们正在协调对接桥梁的相关单位对管道进行维修,解决滴水问题。在此期间,我们加强了清扫工作,避免出现渗水产生的安全隐患。”

5日12时左右,记者回访看到,锦江区渠江路的小桔充电站已经停满了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有积水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无论是地面还是充电桩表面都非常干净。据了解,在报道发出后,成龙路街道水杉社区立刻督促小桔充电站平台进行整改。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积水是由于充电桩对面有一处带植被的斜坡,雨后斜坡上的积水顺势而下,就会流到地势较低的充电桩处。“不能治标不治本,我们请人在斜坡末端打通了一条连接市政排水渠的沟渠,可以承接斜坡上流下来的水,这样充电桩这头就完全不会有积水了。”同时,该平台工作人员表示会增加清洁力度。

5日,当记者再次来到高新区的锦城公园1号停车场充电站时发现这里并没有实现“僵尸桩”的华丽转身,停车场里之前裸露在外的52个充电桩已全部被套上黑色塑料袋,并贴上了透明胶带,内部的屏幕和品牌标志均被遮挡。塑料袋上贴有“设备维护中,暂停使用!”的标语,落款为成都海岸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记者再次尝试联系锦城公园管理处,依然无人接听电话。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王柳

--> 2024-11-07 刘泰山 王柳 本报报道刊发后,职能部门发出通知 1 1 成都日报 c140724.html 1 闲置、废弃充电桩正得到逐步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