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1月13日,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举行,对成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成都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关系城市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让大家信心倍增,要全力以赴求突破开新局,以奋进姿态拼搏实干、追求卓越,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坚持改革创新 提升产业能级
全会把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市贸促会(市博览局)会长、党组书记潘雪松表示,成都将坚持改革创新,提升会展产业能级,培育更多高能级项目,招引更多国家级、国际化机制性展会,加快建设智慧会展服务平台,推动场馆智慧化改造升级,提升展会服务与场景体验;坚持国际合作,助企拓展海外市场,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行动,做好国际商事相关法律服务。
“全会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对我们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带动、赋能成果就地就近转化提供了重要工作指导。”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大力推行“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构建集技术、中试、孵化、人才、基金、对接等于一体的创新转化生态,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形成产品、孵化产业。
成都市科技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处处长黄海表示,接下来将采取切实细化措施,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职务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健全“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创新转化服务模式;完善成果转化中试验证服务机制,聚焦重点产业细分领域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建立“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常态化对接转化机制,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蓉转化。
“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表示,下一步,市文联将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深化文艺文联改革发展,坚定不移把牢政治方向,聚精会神推动文艺发展,用心用情服务人民,持之以恒建强队伍,更好地深度融入、主动服务成都改革发展大局。
“全会内容丰富,措施有力,是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行动指南。”成都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彤表示,成都文旅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下一步,成都文旅将聚焦做强做大产业,在推动文化旅游园区高质量发展上全面发力,按照‘立园满园’行动总体部署,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抓手,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动能,加速宽窄巷子二期、东华门遗址公园建设,策划落地一批地标性支撑性重大文旅项目。”
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王飞表示,“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杜甫草堂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挖掘诗歌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为成都的文化事业和文旅融合发展贡献力量。”王飞表示,“杜甫草堂还将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到杜甫诗歌,感受其魅力。”
“全会吹响了全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集结号’,为成都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令人振奋。”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执行馆长王丹表示,“在全会精神引领下,我们深刻认识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一环。”她表示,“成都自然博物馆将孵化打造出富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多措并举系统化推动博物馆的品牌建设。”
聚焦群众所盼 提升服务效能
市城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伟表示,全市城管系统将聚力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攻坚突破,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紧盯发展所需、问题所在、群众所盼、城市所能,持续推进城管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在突破各类制约城市管理瓶颈的体制机制上多思考、多谋划,在推动超大城市治理、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产业园区发展等重点领域多研究、多用力;加强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道路日常管护,打造安全、干净、有序、美观的城市街景。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涛表示,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组织认真学习,对标对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围绕服务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综合交通枢纽,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国交通“四极之一”定位,进一步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建强中欧班列通道、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打造东西互济接轨国际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通江达海抵边的国际大通道;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动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以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为牵引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晓涛表示:“全会决议对指导全市卫健系统做好今后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接下来,卫健系统将找准卫健领域发力点和突破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落细改革举措;围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发展最需处、群众最盼处、问题最多处聚焦发力。
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规划处处长李宗卫表示,全会提出的体现四川底色、彰显成都特色的改革举措,涉及市场监管工作的方方面面,将逐项细化举措,一体推进落实。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机制;高效办理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开办餐饮店等“一件事”;规范日常监管,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探索多部门“综合查一次”现场执法模式,建立健全检查场景清单、行政检查“白名单”等机制。
11月14日,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成都高新区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改革试点为引领,在拼经济搞建设、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示范,着力培塑干部队伍“敏感敏锐、立说立行、创新创造、认真较真、实干实效”的工作作风,在贯彻落实“七个聚力”上走在前列。
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卫平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公交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将紧紧围绕增强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水平、提升公交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化轨道公交两网融合;瞄准高质量发展,发挥公交数治化平台的提效作用,激发市场化经营活力;优化线网,增强出行服务保障水平;积极主动参与重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构建智能网联汽车、TOD商管经营、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未来产业,提高公交资产质量和产业能级,助力城市产业建圈强链。
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成都
成都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周刚表示,成都公安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要求,积极融入“智慧蓉城”建设,推动智慧公安建设全面升级,加快构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实战效能,全力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同时,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实化项目建设,打造智慧蓉城人口数智专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推进跨部门信息协作。
成都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周明伟表示,全会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成都,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成都。下一步,成都市检察院将更优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运用法治力量落实“检察护企”,着力发现并解决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积极推进高水平安全,结合超大城市治理特点,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将做实可感可及的检察为民,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成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法治领域改革任务要求,为成都法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成都中院研究室主任石俊峰表示,成都法院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技术调查官制度改革,健全成都法院涉外法治人才培育机制,为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助力蓉企产品服务走出国门,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司法保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柳 孟浩 白洋 黄雪松 陈煦阳 吴怡霏 吴雅婷 王嘉 泽登旺姆 何良 杨甦 晨迪 胡瑰玮 王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