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1月20日

建设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叶本乾 汪思洁

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重要论述,为抓改革促落实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和指明了前进方向。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强调,各地各部门“大力培塑敏感敏锐、立说立行、创新创造、认真较真、实干实效作风”的要求,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一要求,对成都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改革信心、把准改革方向、强化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

要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深化对改革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深化对改革的认识,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一方面,要掌握和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在哲学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同时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交织其中。‌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发展中的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实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应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要掌握和运用好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应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观察,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的优良作风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只有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才能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实际”包括:中国具体国情和具体省情市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地特色文化等。脱离了现实情境,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要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基业长青,就在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与支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聚焦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要大力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百余年来,我们党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了党内大是大非的问题,巩固和加强了党的团结,形成了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自我批评就是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评更是要随时随地,不要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再提。只有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何为改革促进派?何为改革实干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入关键时期,成都被赋予了“三中心一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都实践明确了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成都广大党员干部需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一是见势要早,做到敏感敏锐。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要紧盯发展所需、问题所在、群众所盼、城市所能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是行动要快,做到立说立行。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直面改革道路上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把实事求是贯彻到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践行一线规则,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开展调查研究,看到真问题、听到真心话、摸到真门道,拿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坚决做到“上有要求、下有行动、落实到位”。

三是思维要活,做到创新创造。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精准锁定关键要害和瓶颈难题,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打造“试验田”,突出抓好一批标志性、创造性改革,努力以一域创新作为为全局增光添彩。

四是要求要严,做到认真较真。自觉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提倡“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担当尽责、敢于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五是干事要稳,做到实干实效。牢记政府工作“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时代新征程,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折不扣、雷厉风行,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中展现成都新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11-20 1 1 成都日报 c141323.html 1 建设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