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薇
入秋后的每一缕晨光,都如岁月给予生命的馈赠,浮影泛金,无言静美。
在这个明媚的清晨,书房的纱帘正映着晨光,也映着贴梗海棠的树影,轻风舞动着纱帘,也摇晃着树影。
拉开这帘子,树影便卷入帘中,却见一束海棠的枝影浮于纱窗。它正像大师勾勒的简笔,寥寥数支,便是触碰心弦的一幕,一明一暗中,挥洒着秋日的神奇。
阳光,不仅养育万物,还呈现万物。它让人们看到自然界的形色,为那些丰富的色彩和多姿的形体而着迷;它还让我们看到自然之物的光影,为那些光影的变幻与摇晃而沉醉。
窗边的这树海棠,在遭遇了2024年盛夏的炙烤后,叶片几乎落光。而这近乎干枯的枝丫,在阳光中投射的枝影,让人看得更加清晰。它将一根根纤细的手指伸向天空,那姿态中,蕴含着一股不屈向上的饱满的生命力,倔强顽强。
影子里,悬挂着一个“太阳瓶”。透明的瓶身在纱窗上映着淡淡的形影。虽说形象上与树木不大和谐,但它似栖居于海棠树上的一个生命,却是有趣。
它是我喝过的一个汽水瓶。我给空瓶安装了一个带太阳能光板的瓶盖,瓶盖连着一个小灯串,灯串塞在瓶肚子里。
瓶子靠着太阳能光板,在白天竭力积攒着能量,当夕阳作别西山,迷离的夕辉中有黛色融入时,它便迫不及待地点亮自己,萤火虫般地发出点点微光,在夜晚,绽放它生命旅程中存在的另一个意义——装点其周遭的夜色。
在清晨,我望见过穿林的日光,在小树林里的迷雾中,画着笔直的斜线,一条一条,明暗交替着切分着林子的上空。我也曾瞧见过晨光透过窗玻璃,映在白墙上的光影,那水纹状的线条,一缕一缕,弯弯曲曲地荡漾开去。
每个清晨,我都会有新的发现。那些发现,多与阳光雨露有关,与轻风白月有关,也与动物植物有关。它们,使我轻松,予我慰藉。
我们所见之物,凡除人类,看似都没有多少情感。虽然动物有情,但没有人类的丰富与深刻;也许植物有,但迄今尚未获得证实;也许光和水,风和月,沙和石也有,但或许它们的情感过于稀薄或过于绵密,如同次声波和超声波,已超越了人类的感知范畴。
这些看似无情或薄情之物,却“养”着我们的眼,“养”着我们的心。它们或如磐石静立千年,或如天空容纳万象,或如植物舒缓人心——无情之中,胜似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