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灵 卢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重要原则之一,揭示了改革的根本目的、动力源泉和最终归宿,为改革事业的持续前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南。
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成都要结合实际抓紧谋划部署、细化工作任务、完善改革举措,紧盯群众所盼,聚力擦亮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名片攻坚突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共识,最大程度激发改革力量,为成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为了人民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实质在于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完善政策体系等手段,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改革为了谁”的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的聚焦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因而,在担当改革的领导者和推动者角色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不懈奋斗的奋斗目标。
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图景,而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升级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望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从基本的物质需求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从单一的生存需要到多元化的生活愿景。这种向往不仅是对当前生活的改善和提升,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因此,如何通过改革来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确保他们在改革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与幸福。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为人民群众所特别关切的民生领域的改革。我们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强的获得感、更高的幸福感和更坚实的安全感。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担当,亦确保了改革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与便利。
改革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改革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人民的智慧为改革提供了创新源泉。在改革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和智慧结晶往往能够催生出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路径,这为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持,助推改革持续纵深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触及的是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始终坚持依靠身处改革一线的人民,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才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力量。
人民的需求为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人民群众的多方位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些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持续变化,成为指引改革前行的关键因素。为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我们应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收集并整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需。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期盼,还能够为我们制定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民意的改革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的监督为改革提供了坚实后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如何,要靠人民去检验、由人民来评价,通过人民检验和评价作出判断和分析。人民的监督是确保改革过程公正透明、赢得民众信任与支持的关键。它赋予人民群众对改革政策执行、公共资源分配等领域的监督权力,促使政府及相关机构以更加透明、公正的方式行使职权,有效遏制腐败与不当行为。因此,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及监督权得到充分行使,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改革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追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改革成果理应被全体人民共享,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通过改革,我们打破旧有体制障碍,释放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就是改革成果能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实惠和变化。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人类命运与共的价值追求。
人民群众不仅是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更是共享改革成果的核心受益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尊重,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具体实践。这一共享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贡献能够直接转化为改革红利时,他们将更加热情地投身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也能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切实利益与积极变化时,他们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会显著提升,进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此,我们应定期开展改革成效评估,建立有效的改革成果反馈机制,及时捕捉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民众反馈。这些举措不仅能帮助我们迅速发现并修正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还为持续优化和完善改革策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总之,改革千头万绪,当以人民利益为旨归,改革的科学性才有支撑,政策落实的有效性才有保障。“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原则深刻彰显了党的初心与使命,为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我们应矢志不渝地坚持这一原则,持续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红利持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