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2月04日

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

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国防教育课程

民俗文化活动

立德树人,思政为先。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在“融智明德 润泽高远”办学理念引领下,准确把握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内涵,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探索形成“3+1+N”大思政教育体系,努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相呼应、同频共振、同向同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

“大单元”教学点亮思政课堂

“3+1+N”大思政教育体系具体指抓实3个课堂:《道德与法治》课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课堂、班队会课;落实1个活动:学校思想政治活动;强化N个渠道:各学科课堂教学要渗透思政教育、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要体现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要凸显思政教育。

学校认真研读“新课标”,将核心价值相同的教材内容进行“大单元”重构,使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有效对接,形成理论逻辑、生活逻辑、思维认知逻辑高度融合的学习单元。针对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内容,教师们以“强起来”为价值核心,把“美好生活哪里来”统整成一个“大单元”教学,有效克服了知识碎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思政教育要遵循规律,仅仅重组课程还不够。学校通过开展《问道——小学微班会课模式转型研究》课题,将传统的班会课转型为“微”型班会课,以“大单元”模块确立了6个年级微班会主题,包括安全素养、“三爱”课例、规则意识、心理健康、品格养成等内容,通过讲微故事、看微视频、谈微体会的方式提升学生自我认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落地。

“适性”德育落实思政活动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学校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因素构建“融润”课程体系,将如同精盐一样的思政元素融入各学科课程这个“汤底”中,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索出散发浓郁“学科味道”的思政教育。

同时以课程引领德育活动,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缅怀历史,在思辨中明晰方向。比如“融光·民俗文化节”课程,学校通过包汤圆、做剪纸、赛龙舟等活动,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此外,“融智·国际理解文化节”“融·清明徒步爱国教育”“润·国防教育”等德育课程都坚持用文化立心铸魂、强基固本,让思政建设在更有深度的同时凸显温度。

学校拓展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打卡红色地标、寻访先锋党员,引领学生走进家乡的绿水青山,感受生态环保,参观科技博物馆,感受“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力度”……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提升政治素养,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

“校家社”协同打造思政格局

“大思政课”是各方参与的社会大课,需要多主体密切合作、多方面协同发力。学校通过绘好“路线图”、确定“任务书”、列出“时间表”,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现不空谈、不灌输。

打通校家社合力,绘好“路线图”。学校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党政齐抓共管、教导德育两手共抓、校家社合力共融的工作格局,绘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路线图”,唱响协同育人主旋律。三线共抓,确定“任务书”。教导处主抓思政课程与学科思政线、德育办主抓活动与校本课程思政线,校家社协作助力“大思政课”建设线。以“线”确定任务书,将思政教育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

有序推进,列出“时间表”。学校在保证思政课周课时和“10+30”微班会课时的基础上,每个月还固定开展一个校园主题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大思政课”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此外,依托学校“四苑三标”教师培养体系,列出教师思政素养培养清单,让传道者明道、信道,最终形成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用“大思政”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陈茵 文/图

--> 2024-12-04 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 1 1 成都日报 c141999.html 1 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