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2月04日

弘扬习近平法治思想 做好守法市民、建设法治城市

周春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在建设法治城市与培养法治市民层面,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此来实现铸就市民法治心与城市法治魂的目标。

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

“十一个坚持”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做好守法市民与建设法治城市的宏观指引。其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为根本保障。它表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也确立了在做好守法市民与建设法治城市过程中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立足点。它廓清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好守法市民、建设法治城市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它揭示了法治建设必须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积极营造做好守法市民的良好环境实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表现。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可以充分推动做好守法市民与建设法治城市的发展进程。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需要依靠一群懂法、守法、善用法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系统推进守法市民与法治城市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要更加注重系统性与协同性。城市作为整体的组成部分应当协同推进法治化建设,而市民作为城市个体,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升华自身的法治精神是尤为必要的。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统筹好做守法市民与建设法治城市,让市民更充分地投身于建设法治城市的进程之中。

推进市民守法,市民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法、知法、懂法的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市民需自觉阅读各类普法书籍,踊跃参与普法讲座,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在线法律资源来充实自己。同时,市民还应积极发掘生活与工作中涉及的法律知识,自主学习那些与自身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具体法律法规,确保自己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学有所用。市民还应时刻保持对国家法治建设新动态、新政策的敏锐洞察,关注法律修改与完善的动向。此外,市民要积极参与法治话题的探讨与交流,由此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法治素养,还能锻炼其表达能力。通过将法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市民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的法治观念,让法治精神成为其思想与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市民应当自觉树立遵法、守法的强烈意识。在内心深处,应培育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与深刻认同,使之成为一股驱动自身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积极维护社会秩序、不懈追求公平正义的内在力量。市民应不断深化对法治精神内核及法治文化内涵的理解与领悟,从而坚固法治信仰的根基,提升个人的法律意识水平,让法治观念成为指引日常行为与决策的明灯。市民作为原子化的城市个体,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的发展需要市民的共同努力,建设法治城市也需要具有法治心的市民共同参与。

建设法治城市是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观念,以提高城市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从而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直接体现。建设法治城市致力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法治城市鼓励和保障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这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强调的民主参与和开放治理。

建设法治城市还要从微观层面展开。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它的具体内核在于“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立足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一核心点,建设法治城市之关键是在于提高全体市民的法治观念,要做好城市全面普法工作,在思想上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

首先,要加强对地方立法的关注与审视。立足于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一基本点。城市市民应当与国家机关一同参与到地方立法之中,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立法建议,为立法提供一定的民意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等民主政治平台,反映社会问题,提出法律建议。其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立足于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这一基本点。法治工作队伍是建设法治城市的主力军、领头羊,是具体落实建设法治城市发展决定的操盘手。因此,要想建设好法治城市,应当提高法治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最后,立足于“共同推进,一体建设”这一全局思维,应当充分有效发挥市民的主观积极性,让市民自主地参与到建设法治城市的相关项目中,做到市民与城市共同推进法治进程。

做好守法市民与建设法治城市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建设法治城市立足于坚持以市民为核心,为做好守法市民提供了制度支撑与实践平台;做好守法市民扎根于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建设法治城市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际落点。在贯彻实施中,做好守法市民实是建设法治城市至关重要的前提性条件,是决定建设法治城市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同时,建设法治城市亦是做好守法市民的目标,其后置性成果体现也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市民法治观念的大环境条件。

在全国法制宣传日与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应当继续坚持落实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致力于锻造深入市民心中的法治信念与塑造城市灵魂深处的法治精神,努力铸就市民法治心与城市法治魂。

(作者: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 2024-12-04 周春光 1 1 成都日报 c142003.html 1 弘扬习近平法治思想 做好守法市民、建设法治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