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看似平常的电动自行车伤人事故,深挖细查之下,竟牵出一起7000余万元大案。
12月3日,成都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8·22”生产、销售假劣电动自行车案案情。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成都公安机关打掉犯罪团伙两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查处涉案企业、窝点9处,扣押假劣电动自行车3200余辆,初查涉案7000余万元,成功斩断一条集假劣电动自行车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及租赁为一体的特大跨省地下产业链条,取得专项整治重大战果。该案为四川省侦破的最大一起制售假劣电动自行车案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昨日,记者采访专案组民警,获悉了该案的侦破过程。
从两起交通事故发现端倪
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出自同一家公司
今年7月,青羊区发生两起电动自行车伤人事故。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民警在事故调查过程当中发现,这两起事故中的电动自行车的外观尺寸、电机的速度、电池的电压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经过进一步的检验鉴定,这两辆电动自行车是不合格产品。市交管局立即将该案件线索上报给市公安局电动车整治专班。
“8·22”专案组民警朱聚豪介绍说,在接到该案的线索后,立即进行了深挖细查。通过调取相关电动自行车的档案,发现发生事故的电动自行车均出自成都市五家出租电动自行车的车行。民警对车行进行走访,并调取账单、话单,发现这些假劣电动自行车均出自“四川某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法人为陆某,负责人为胡某旭、曾某等人。民警进一步对该公司有关的账单、话单进行研判分析,发现“四川某商贸有限公司”的假劣电动自行车是从外省某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定制、购买而来。
两地实施同步收网
打掉两个犯罪团伙涉案7000余万元
联合专案组综合运用数据分析、线下核查等手段,组派人员前往省外开展侦查。
经查,2023年10月以来,为牟取非法利益,胡某旭售假团伙与外省李某朋制假团伙深度勾连,胡某旭团伙利用开设的“四川某商贸有限公司”,向省外李某朋团伙开设的“某电动车有限公司”“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公司)定制和购买超速、超电压、超重的假劣电动自行车并运输回成都储存。通过与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的5家电动自行车租售车行进行商务合作,胡某旭售假团伙采取直接销售、以租代购的方式,向成都及周边城市大肆销售。经核实资金交易情况、查扣的财务账簿,结合犯罪嫌疑人供述,犯罪团伙累计销售假劣电动自行车1.7万余辆,销售金额6200余万元,加上现场扣押假劣电动自行车的货值800余万元,涉案金额共达7000余万元。
今年9月7日至8日,专案组组织160余名警力,在两地实施同步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打掉犯罪团伙两个,在外省查处假劣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公司)两家,现场扣押假劣电动自行车200余辆;在成都查处批发商(公司)1个、仓储窝点1处、销售及租赁窝点(车行)5个,扣押假劣电动自行车3000余辆。
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食药环侦大队民警张兴告诉记者,经抽样送第三方机构司法鉴定,涉案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电压、最高限速、整车重量均远超国家强制标准,为不合格产品。假劣电动自行车充电及驾驶过程中易引发火灾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该案假劣电动自行车制售环节深度勾连合作经营,已成跨省地下产业链条,需从严打击。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警方将在强化扩线侦查,推进实施全链打击的同时,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全面追查扣押该案已销售的假劣电动自行车,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何良 实习记者 陈恬 成都公安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