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拈轻怕重“做样子”、撸起袖子“一边看”、遇到难题“绕道走”……这样的状态,绝对不是改革的状态。每个人都是改革的关键一环,要打好改革这场硬仗,不能靠“躺赢”,必须支棱起来,把自己的责任担好。
小到一项工作的推进、一家企业的运营,大到一座城市的发展,拆解到各个领域、单位和层级,每个参与者有各自的责任需要承担。这些责任的划分,不仅是为了把工作落实到人,更是要合众人之力把事情办成、办好。干工作,干和不干不一样,认真干和敷衍干不一样,全力以赴干和三心二意干不一样。如果因为个别环节、个别人有躺平心理,出现推诿扯皮、消极应付,不要说“啃硬骨头”了,再简单的工作也干不好。
拿成都当前正在推进的“立园满园”行动来说,实现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企业的责任是强化自身创新主体地位,园区则要在找准产业特色、“一站式”服务企业上用力。只有每个主体都自觉撑起自己的“责任支点”,才能最大化提升打赢能力。
要“真起立”,不要“假把式”。比如,面对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有人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事求是、上下一心地想办法、搭平台、解难题;有人则“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传来传去不过当个“传声筒”,还把解难题的责任都推给了下一级……这些行为本质上是畏难避责的心理在作祟。成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各项事业来不得半点虚浮,要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唯有实干。
躺平,勤者不甘,勇者不屑;躺赢,智者不法,强者不为。奋斗是脚踏实地的付出和努力,干事创业,必须支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