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碧薇
八月的北方,热得有点蛮不讲理了。正值我休年假回昭通的当儿,老虎打来电话,问我想不想去铜锣坝。美事降临,我岂能错过?迅速收拾妥当,第二天早早起来,詹本林开车,带上老杨昭和我,眼笑眉飞地去机场接人。
飞机晚点了,手表指针走过12点,好汉们总算赶到。一时间,机场出口热火朝天,亮瞎双眼:老朋友胡性能、潘灵、老虎、徐兴正、包倬从昆明来,新朋友田瑛从广州来。新老朋友见面,分外激动,你谦我让地上了车,先去撮了一顿美味的清真午餐,方才往铜锣坝奔去。
铜锣坝这个名字,对昭通人来说并不陌生,可惜我在外生活多年,竟没去过!这次友人雅聚,正好把我的遗憾补上了。感谢文学,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铜锣坝位于川、滇、黔、渝的中心地带,地处水富市太平镇境内,从昭阳区出发,大约需要两小时车程。汽车在山间国道穿行,四周野花似锦,嘉树繁荫。过隧道时,听本林讲述他的人生故事,那些山穷水尽,那些柳暗花明,不免使人感叹:世事苍莽,梦想艰难,某些时候,只有最朴素的信念支撑我们前行。
这么想着,车已驶出隧道,眼前豁然开朗,我顿觉车窗外的青山、田地、村舍更加可爱。过了一个闸口,车往右边道上一拐,沿着山路盘旋而上,这便是铜锣坝的方向了。本林说,前方的车道是今年刚修好的,缩短了交通时间,今后自驾去铜锣坝更便捷了。看着逐渐围拢过来的山岚,我突然想到,铜锣坝可是不折不扣的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17%,在这草木茂密之地,爱招蚊子的我竟忘了带驱蚊花露水,好大的失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铜锣坝全年平均气温只有14.3℃,夏季平均气温亦不过19℃,蚊子躲还来不及呢!
这个季节,铜锣坝酒店外面的停车场上停满了车,有不少是川渝牌照,听说都是来避暑的。走进酒店,我更像是游荡在四川话的海洋里。巴蜀人民热爱生活的能力真不是盖的。生活嘛,冷了就给它加块炭,热了就给它搁块冰,实在太热了,就来铜锣坝!
邓传鑫,是“90后”,大学时学的是影视,毕业后到铜锣坝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也是我们此次铜锣坝之行的向导。第一天,小邓先带我们去玉关步道。从酒店出来,经过一条长长的绣球花圃,因为刚下过小雨,我走得比较小心,好在并没遇到湿滑处。这条步道总长有1800米,有一部分要穿过树林,有一部分则视野开阔,两旁是清新喜人的草坪。小邓说,晴朗时,游客可以在草坪上露营。步道的终点是龙门滩瀑布,我们一直往里走去,靠近一条小溪时,我远远地听到了前方的瀑布声。铮铮淙淙的声响,就像大自然在随心所欲地弹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耳朵浸泡在水流的乐音中,我不禁想起铜锣坝名称的来历。按照惯常的命名思路,“铜锣”强调的应为视觉,无非是形容此地外形像一面铜锣,但我觉得“铜锣”一词与听觉的关系更大。有说晚清时期,此地有一种树叶可以化铜水制成铜钱,借此便利,这里逐渐形成一个秘密的铸币基地。每当官府搜查,人们便敲锣传信,时间久了,此地就叫铜锣坝了。又有说,铜锣坝的湖心岛下曾有一个坝子,无数小溪从四面汇入坝中清潭,形成万千飞瀑,瀑布撞击石头的声音如同铜锣奏击。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水声撞击的说法,因为它强调的是铜锣坝与天籁的联系,命名中包含的诗意源于大自然的赐予。
小溪对面是一座凉亭,从凉亭往里行,便是龙门滩瀑布了。咦,你问我怎样过溪?请看,我足底不是有一块块平整的石头吗?这里没有桥,踩着石头就可以过溪了。我给小邓说,在湖南凤凰,人们把这玩意叫作跳岩;我还去过温州泰顺,那里的仕水碇步桥也是一个接一个的石蹬,不同的是人家有两排,一排高,一排低,为此我还写过一首诗《仕水碇步桥》,形容它是“两排高低有致的琴键/……一个人走是单声部/两个人走是双声部”。正说着,朋友们都跑到石头上合照啦,一人踩着一块石头,站成一排横跨溪面,这下子可是妥妥的多声部了!
第二天,小邓又带我们去仙女湖。铜锣坝有山还不够,还有水。仙女湖仿佛一抹灵韵,给铜锣坝添上了无限柔情。在船上,朋友们谈笑风生,叙着别后寒温,新闻旧事,这般情景,就差一壶酒了。中间,我起身去船头转了一圈,又去船尾晃了一圈,脉脉细雨斜斜洒下,碧玉般的仙女湖被拥入烟雨的怀里。远处,水天皆隐于素霭之中,只闻空山鸟鸣,不知从何而起,又不知栖于哪一树,哪一枝;近处,雨丝正在船舱玻璃上一道道滑落,低低的滴答声,犹如空旷的背景音。我不禁想起林振强为《千千阙歌》填的词:“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当风声吹乱你构想,可否抽空想这张旧模样?”哎,总有一些时刻,我们会想起不知已飘落何处的旧模样们,然后,重新开动人生的船,继续前行。
这雨也巧,下船时渐渐小去,不多一会儿就停了。我们得以游览董家茶园,在这里,我偶遇了童年时熟悉的珙桐树。接下来,在风雨长廊上,我意外地看到老友余贵林写的对联:“清赏曦微,聆听经藏,看溪云升腾,弹指变沧海,滚滚风烟,终收苍莽外;仰观宇宙,俯瞰娑婆,觉浮世烦恼,瞬间化虚无,巍巍峻岭,总在画图中。”横批是“遥慕羲皇”……很快,美好的一天转瞬即逝,白天与自然相亲,晚上身处铜锣坝这个天然氧吧,在每立方厘米28000个负氧离子的安静空气中,我睡得很香。早上醒来,晴光澄澈,今天我们就要离开铜锣坝。我想到那片绣球花,舍不得就此放过,便厚脸皮地拉上小邓,请他帮我拍几张照。
八月份,绣球花的“青春期”已过。小邓说,一个多月前,这些绣球花还色泽艳丽,鲜妍明媚,每天都吸引很多人来拍照。现在,花朵依然饱满圆润,但好看的蓝色、紫色、粉色正一点点从花瓣上褪去,有些花朵已近乎乳白色,只有凑近后,才能看到极轻盈的一抹淡蓝,一抹忧郁。这不正似人的青春吗?想到青春,我有点伤感,但转念一想,明年这里又将有大片大片的绣球花盛开,便又高兴起来了。我对小邓说,你在这么好的自然环境下工作,要珍惜哇!业余时间,也可以写写影评,搞搞剧本,拍拍小视频嘛!他说正有此想法。我说这就对了,你现在还没结婚,尚且不用照顾双亲,正是人生好时节,有大把的时间做喜欢的事,好好发展自己。这真令我羡慕!
午饭后,我们驱车返回昭通。我没有带走一个蚊子咬的包,却带走了满满的回忆。铜锣坝之行如此愉快,美景、美食、心境、友谊缺一不可。是啊,与朋友们相处的时光千金难买,有谁敢否定:在这世上,山水与情谊,都是最最恒久的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