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2月18日

她用50年的坚守 传递成都漆器之美

近日,沉寂三年的李子柒凭借髹饰技艺中的雕漆影花工艺视频回归大众的视线。这也让成都漆艺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李子柒漆艺学习的导师,成都漆器工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漆器厂)艺术总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成为这一话题的核心人物。带着对漆器的热爱与执着,她用50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并传递成都漆器之美。

初识漆艺 克服过敏沉心修艺

穿过成都青羊区的蜀华街,走进成都漆器厂大师工作室,身穿工作服的尹利萍正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指导徒弟们为一件漆器髹涂最后一层漆。谈起当初与漆艺的结缘,她的眼中闪着温暖的光,“第一次看到漆器,我就觉得太美了,简直是自然和工艺结合的奇迹。”

1975年,尹利萍怀揣着画家梦,考入成都工艺美术公司。原以为会被分配到画苑,没想到却来到了漆器厂。一件蓝底绿漆的彰髹捧盒,让年轻的她一见倾心,“那种光泽内敛又深邃,看着就觉得它是活的。”可初学漆艺的艰辛也让她措手不及。对大漆的过敏反应让她全身红肿,痛苦不堪,“我当时真的很犹豫,要不要继续。”她笑着补充,“但漆器的美让我下定决心留下。”

走进漆器厂的工作间,一股大漆的特有气味扑鼻而来,墙上挂满了正在干燥的漆盘,尹利萍耐心地指导徒弟们为一件雕银丝光工艺的漆器反复打磨。“不行,这里还不够细,磨好了再涂下一层。”尹利萍介绍,漆艺工序繁复,仅髹漆就需要72道工序,每一层都需自然干燥后打磨才能进行下一步。她手里拿着一个金色镶嵌花纹的漆盘,说道:“你骗漆器,它也会骗你。”

非遗传承 让漆器走进大众生活

最近,为了让漆器更贴近大众生活,尹利萍和团队尝试跨界合作,与上海民族乐器厂联合推出漆艺古筝、琵琶,与成都美术馆合作开发馆藏文创产品,甚至还指导制作漆器茶具和日用器皿。“漆器不仅是陈设品,它可以实实在在地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家里的一件器物、一份美好。”她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漆器、爱上漆器。

“你教了多少学生?”记者问道。“记不清了,几百个吧!”她莞尔一笑,眼神中满是欣慰。在她的带领下,成都漆器厂逐渐形成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尹利萍强调,漆艺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采访结束时,尹利萍指着厂房里的一件漆器对记者说:“你看这件漆器,它像是有生命的,每一道工序都在和你对话。”在李子柒的视频推动下,成都漆艺迎来了更多目光,而尹利萍用一生的坚守,为这门技艺注入了不灭的生命力。漆器之美,正如她所说,古老而时尚,温润而坚韧,值得用一生去守护与传递。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陈蕙茹 陶令 受访者供图

--> 2024-12-18 王嘉 陈蕙茹 陶令 1 1 成都日报 c142636.html 1 她用50年的坚守 传递成都漆器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