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2月20日

诗人与青春学子共探AI诗歌创作

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诗歌进校园”主题沙龙举行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 随着“诗歌进校园”专场活动举行,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落幕。12月19日,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诗歌进校园”主题沙龙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兼诗歌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雷平阳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车延高两位诗人受邀一起走进校园。

人工智能能否取代诗歌创作?两位诗人与青年大学生共同探讨在AI时代背景下诗歌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两位诗人与师生面对面互动访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能否取代真人诗歌创作、新技术将如何改变诗歌的创作环境、AI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并传达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现代诗人的时代担当等话题。激烈的思想碰撞下,师生代表和两位诗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诗人车延高曾经尝试过AI写作,他认为AI在精准演算上是无法比拟的。但是目前来看,AI在创作诗歌方面也有明显弱点,比如它缺乏对目标的追求,缺乏对生活的欲望,不具备情感,因而缺乏创作的自觉性。

诗人雷平阳则认为,诗歌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而相比之下AI正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初级发展期,AI诗歌创作的努力方向正是让其向着人类细腻、多元情感模拟的方向发展。

除了进高校之外,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期间,“在成都邂逅诗意和乡愁”创作采风活动也正展开。诗人们走进位于金牛区的工人村社区和天府绿道蜀道通衢园,深度领略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气质,探寻诗意与乡愁。工人村社区会客厅打造的“居民参与式记忆博物馆”,通过“文字+实物”的方式,将社区记忆集中呈现出来,打造让社区居民充满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的参与式社区记忆博物馆。在环城生态公园蜀道通衢园,诗人们被这里的厚重历史和独特景致所吸引。其中,蜀道通衢作为古代地方联系首都官道与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深沉的历史记忆。

--> 2024-12-20 泽登旺姆 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诗歌进校园”主题沙龙举行 1 1 成都日报 c142746.html 1 诗人与青春学子共探AI诗歌创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