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4 成都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962211广告热线:86623932订阅热线:86511231






2024年12月20日

凝“新”聚力 暖“新”关爱 心“新”相融

郫都区:“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爸爸很少有机会陪我和妈妈过周末,今天能一起来参加这个活动,我非常开心。”“我平时都在送外卖,早出晚归,难得有时间陪孩子,这次的体验很特别。”

近日,一场扎染非遗体验沙龙在位于郫筒街道石牛社区包家巷的“鹃新小栈”举行,15名新就业群体及子女围坐一堂,了解非遗历史文化,共同制作扎染作品,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享受幸福的亲子时光……

“近年来,围绕新兴行业发展需求,我们落实市委社会工作部安排部署,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郫都区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职工之家、鹃新小栈打造“暖心”驿站,以驿站“小”空间服务“大”民生,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扎染非遗体验沙龙,正是这一探索的缩影。”

不仅如此,郫都区还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激发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实现“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凝“新”聚力

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根据“两新”党建工作实际,郫都区以“沁人新郫”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一线宣讲、结对促建、红色育苗、纾难解困、先锋示范行动,联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街道(镇)、产业功能区,做好“两新”组织政治引领、关心帮扶、促进发展工作,以建设一批示范阵地、创建一批特色品牌、打通一批困难堵点、培育一批先进组织、选树一批典型人物,抓细抓实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促进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建优机制聚“新”。郫都区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整“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健全运行规则,形成权责清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运行机制。“我们推动党建工作部门与行业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同向发力,统筹协调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党建带群建,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资源整合。同时指导行业党委牵头建立涉及群体利益协调机制,常态化收集矛盾诉求和群体动态,推动问题闭环解决。”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郫都区“12345”热线平台共收到并办结新就业群体相关诉求195件。

摸清底数更“新”。郫都区委社会工作部会同有关部门、街道定期开展排查摸底,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统计、镇街摸排、工会数据比对等方式,摸排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群体12000余人,同步梳理相关加盟企业(站点)生产经营状况、党组织设置和党建工作等情况,为推动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奠定坚实基础。

抓牢党建凝“新”。郫都区加强交通运输协会、寄递协会等相关协会建设指导,指导新业态企业开展职(员)工政治面貌摸排,找出新就业群体党员269人,并通过单建或联建等方式推动成立13个党组织,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等方式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进一步加强新就业群体组织引领,让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的工作“一贯到底”。

暖“新”关爱

贴心服务让新兴群体感受满满关怀

“717骑士节”是外卖骑手的节日。当天,郫都区委组织部、郫都区委社会工作部、郫都区总工会、郫都区市场监管局、郫筒街道办事处联袂在“鹃新小栈”举行“‘骑’心协力·‘新’心相融”骑士节主题活动,为新就业群体送上浓浓的关爱。“此次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组织对我们的关怀。”外卖小哥肖新宇说道。

这一幕,正是郫都区关心关怀新就业群体的生动写照——

做好服务暖“新”,郫都区常态化开展新就业群体“四送”活动,依托社区食堂、暖“新”商家打造新就业群体“暖新餐”,举办新就业群体生日会等公益活动30余场。针对新就业群体家庭生活和工作困难,持续开展假期托管营、职工互助保障等150余场(次)。

健全保障关“新”,郫都区统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引导行业部门推动新就业群体加入工会,引入工会职工福利,开展新就业群体公益体检等服务,全区新就业群体累计入会3万余人;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通过专项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等,精准链接岗位,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能力素质;针对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保障,郫都区同时强化调查研究,推动制度完善。

建强阵地安“新”,郫都区整合社会资源,瞄准新就业群体活动高频区,推动建设蜀都万达、龙湖蜀新天街、卤味坊3个暖“新”商圈,打造双柏社区、犀牛社区等7个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建强用好148个“暖心”驿站,聚焦组织互动、城市治理、资源支持、社会融合及群体发展5大核心功能,集成休憩、会议、餐饮、学习、社交、基础办公、应急物资使用等9项基础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个人成长辅导、家庭关怀等多元化服务,7个站点被评为全省最美驿站。

心“新”相融

共建共治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午后,外卖送餐员李波像往常一样骑着他的电动车穿梭在繁华的街道与宁静的小巷之间,路过一个老旧小区时,他注意到一栋楼下堆放着几堆杂乱的建筑垃圾,不仅影响了环境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郫都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李波立刻拿出手机,迅速拍下了这一幕,并通过社区微信群上报了问题。不久,社区的工作人员便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有效解决了这一环境卫生问题……

在郫都区看来,类似李波这样的新就业群体,既是服务对象,也是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对此,郫都区委社会工作部结合志愿服务“幸福存折”积分体系,号召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充分发挥自身流动快、联系广、路线熟、情况明等优势参与基层治理。

“我们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鼓励骑手开展环境治理随手拍活动,重点针对不文明行为、违法建筑、安全隐患等开展监督。”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推广积分兑换、“微心愿”认领等,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参与到社情民意收集、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活动中,有效推动更多新就业群体从基层治理“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激发行业正能量,撬动城市基层治理新动能。

不仅如此,在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同时,郫都区还积极做好心“新”相融行动,做优新就业群体引导。

工作中,郫都区将新就业群体服务融入“益邻·心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引导行业主管部门面向广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常态收集意见建议,有效集民智、汇民意、凝民心,通过人民建议征集“民意通”智慧工具收集解决问题诉求19个,针对反映集中的问题和建议开展活动,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此外,郫都区以“微网实格”四季平安活动、职业伤害预防活动等为牵引,聚焦外卖群体交通安全、快递站点防火等主题,强化新就业群体安全宣传,守护新就业群体安全……

“如今的郫都,正着力营造更加和谐、包容、关爱的社会氛围,使每一位新就业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尊重;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让新兴群体更广泛参与到基层治理中,从而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 2024-12-20 凝“新”聚力 暖“新”关爱 心“新”相融 1 1 成都日报 c142761.html 1 郫都区:“一群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