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色体育赛事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体育+旅游”,其实是一地文化特色、经济发展以及治理水平的综合展现。挖掘地方特色,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将塑造地方更丰富的形象,培育发展更强动能。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九霞认为,“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全民休闲提供了新方向,为文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塑造着新的全民生活方式。
孙九霞认为,本质上,“体育+旅游”代表了两类资源价值的聚合,即通过对体育、旅游两种文化重构、融合,可以形成“文化合力”。这股合力正在振兴乡村经济,促进文化繁荣,引领低碳发展,赋能健康中国。孙九霞分析,体育运动、旅游休闲尤其对于人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大力推动体育旅游项目,有助于向乡村人口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进一步改善全社会的健康状况,是赋能健康中国的有效途径。
自“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大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孙九霞观察到,散步和跑步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攀岩、滑板等小众运动也逐渐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在旅游消费日趋日常化、生活化的背景下,体旅融合相关新兴业态快速增长,已成为引领健康中国新风尚的重要力量。比如,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推动冰雪运动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新疆、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的冰雪“冷资源”变身“热经济”。除了激发全民运动热情外,大型赛事还带动了以观赛和体育运动体验为核心的体育旅游市场,“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如何更好地践行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和全域旅游要求?孙九霞建议,体育旅游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增强其普及度和吸引力。相关经营主体应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断开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优化提升体育旅游产业链长度和关联度。要充分开发各地资源,持续推出更受年轻人喜爱的体育项目和文化旅游产品。比如户外产业就正在迎来从“小众专业”转向“全民共享”的新时代,City walk、溯溪探洞等户外休闲活动越发受到欢迎,体旅融合的户外运动休闲正成为大众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亲近自然的活动首选。一些体育研学项目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沉浸式营地活动,如徒步拉练、运动挑战、野外生存等,促进青少年团队协作、环境适应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也为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孙九霞还认为,各地要发挥赛事的引领效应,持续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促进全民健身常态化,更深层次、更长时间激发体育旅游活力。
体育赛事的广度和深度,促使着体育旅游逐渐走向“全龄化”。孙九霞表示,伴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的持续扩张,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也为全年龄段居民参与体育旅游提供了多种途径。比如体育旅游夏令营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假期新选择,2024年暑期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研学夏令营订单量较去年增长超七成;中青年群体则热衷于在旅途中延伸个人爱好、结交趣缘共同体;还有就是适合家庭旅游的体旅融合项目如亲子骑行、亲子徒步、亲子滑雪、亲子露营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增进亲子情感、培育健康的家庭关系;老年群体喜欢康养旅游活动,在目的地打卡广场舞、练习太极拳等成为老年人融入并体验目的地文化的重要方式。孙九霞期待各年龄层全员参与,体旅融合正构筑代际联结新方式,而多元功能全方位嵌入,这种融合正在绘就国民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