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甦) 想考驾照又担心考不过怎么办?这时,有些“网上主播”可能会找到你,向你介绍“包过”教练,还可以在场外无线传输答案……这些做法看似走了“捷径”,殊不知却触犯了法律。近期,四川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了一起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作弊案,抓获嫌疑人10人,扣押作案工具6套。
近期,四川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一名参考人员疑似使用无线电信号发射及接收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经核查,刘某为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便在某网络平台上联系提供“包过”服务的人员,并缴纳1.6万元“学费”,通过针孔摄像头、无线信号发射器、耳机等作案工具考试作弊,被公安机关发现。
公安机关顺藤摸瓜,逐步掌握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及作案手法。在其组织学员参加考试时,公安机关抽调警力开展收网行动,先后在宜宾、内江、成都、自贡等地将犯罪嫌疑人刘某等10人抓获。经查,该团伙各层级分工明确,分为组织人员、设备维护、“枪手”、网上招生等。其中,犯罪嫌疑人赵某、郑某为该犯罪团伙组织者,负责该团伙的日常管理。刘某等人负责作弊设备的购买、组装、维护。杨某某等人负责通过作弊设备向考生提供答案。曾某某等人负责在网上直播招生和收取作弊费用。截至目前,所有嫌疑人均已移送检察机关。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不要因一时糊涂,抱憾终生。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均属违法行为。在高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考生也将被直接取消考试资格。